杭州援川的竹下公路喜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图) |
2010年08月12日 14:00:26 星期四 杭州网 |
杭州网讯 2400公里外,青川县青竹江大峡谷间狭窄曲折的山道上,有一群杭州交通人已经修了18个月的路。 8月12日,从四川传来喜讯,杭州交通援建的竹下公路凭借过硬的工程质量,从101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喜获四川省天府杯金奖。这也是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 青川县竹下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起于竹园镇碑垭,终点为青川县与剑阁市交界处,路线全长35公里。 其中,一期由碑垭至白家段17.4公里,沿途乡镇有青川竹园镇、建峰乡、白家乡。 全线由杭州援建,设计时速20-30公里/小时。 竹下公路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9月建成通车,二期也已于日前建成通车。 竹下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一期和二期)经广元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的鉴定,均被认定为是优良工程。 悬崖上的浙川人民连心路 竹下公路援建工程是一项万众瞩目的民心工程,更是一项事关发展大局的政治工程。 援建工程质量的好坏,事关杭州形象、浙江形象。工程施工一开始,工程项目部就提出 “不怕苦、不赚钱、创品质、打品牌”的十二字工程管理指导方针,确保工程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立志把竹下公路建成一条优质的浙川人民连心路。 这也是一条悬崖上的公路,峡谷落差少则几十米,多则上百米。公路沿线大部分山体都是叶岩,从竹下公路开工以来,沿途大大小小的山体坍塌数也数不清,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坍塌也有多次。 在这样地质复杂、施工条件差的情况下施工,要在紧迫的工期里完成工程目标,压力很大。工程项目部齐心协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千方百计抢进度,万无一失保安全,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为确保工程进度,共投入16台挖掘机、5台压路机、4台铲车、2座大型拌和楼及其他大小设备共80多台套;投入施工班组21个,施工人员523人。这些投入,是一般同样规模工程投入的三倍多。 由于前期土地征用、杆线迁移等政策处理比较滞后,严重影响竹下公路施工进度。 工程项目部没有坐等政策处理,而是通过民间渠道,积极做通老百姓工作,同时采取见缝插针办法,调动小设备,利用零散工作面,化整为零进行施工,为抢抓进度赢得了宝贵时间。克服余震影响,加强现场监管。施工中,余震不断,发生过几次山体滑坡。 工程项目部及时调整计划,全体人员“抢晴天、战雨天”,“白加黑”、“5+2”,做到人停机不停。安全管理层层签订责任状,每个工区设专职安全员,每天进行现场安全巡查。 床板下的蘑菇是青川特产 杭州路达公路总公司副总经理吕旦带着施工队伍,在青川一待就是一年半。在他们来到青川的日子里,当地余震不断,周围环境非常恶劣,有时候断电断水,但施工是不能停的,项目部就自己发电,缺水就去几公里外的村镇运。 刚到青川时,当地朋友告诉他,青川山间特别是工程队驻地白家乡风很大。所有来自浙江的援川工程人员都有点不以为然。因为浙江出了名的多台风,每年夏天都有几个台风登陆,所以大家都想,这风再大也不会大到哪去吧。 结果,一来到援建地,白家的大风就给所有人来了个下马威。“风很大,比台风还大。而且声音响得吓人。”吕旦描述说,用铺天盖地飞沙走石狂风怒号都不足已形容。 大雨来临时,雨水顺着板房的缝隙,从屋顶、窗户不断涌入,被子时常湿得能拧出水来。由于潮湿,不少同志的床板下面居然长出了蘑菇,被戏称为“青川的特产”。 百年一遇洪水中自救 2009年7月14日至17日,青川连降大暴雨,青川竹下公路建设工地,遭受洪水袭击,场地和物资受淹,30米路基被冲垮。 面对百年一遇的暴雨灾害,竹下公路项目部全体人员没有气馁,不等不靠,昼夜努力,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工作,通过清除边坡塌方,抢通沿线道路,整平全线路基,修复冲毁挡墙。两天之内,1.5万立方米的塌方被全部清离现场,道路恢复畅通。 灾后不久,通过工人拆卸,就近修理,路面大型拌和楼的六个电机和电脑控制室全部重新安装到位,两台大型拌和设备的电脑控制面板因无法修理,直接从厂方订购发货。经过十余天的奋战,施工作业全部恢复正常,确保了工程的如期完工。 “质量是生存之本,我们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相应的检测手段,强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及先进的工艺流程,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也算不负杭州父老乡亲所托,竹下公路一期二期都是优良工程。”吕旦说。 这段时间,青川又连着下了好几场暴雨。虽然竹下公路已竣工验收,但暴雨导致了山体滑坡,大量塌方堆在路上,施工人员不能眼看着竹下公路上的塌方不管,又自发留下来帮着清理塌方,预计到本月20日所有塌方都能清理完毕,月底前,援建人员将全部返杭。 据了解,截止到8月份,浙江省援建青川共有15个项目获得了“天府杯奖”。 |
作者:记者 高颖田 通讯员 王利军 编辑:李建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