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学习如何操作自动贴片机,实现自动化之后,1个工人能顶过去手工生产时代12个工人的工作效率。 采用电子元器件自动插件机后,像这样的整灯电路板每秒能做28个。 杭州的发展后劲在哪里?杭州的发展空间在哪里? 拨云见日,答案已经日渐清晰,“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加快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杭州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时期,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加强城乡区域统筹”的决策。未来的杭州市域范围内,将形成“中心城+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镇)”网络化、多中心的城乡空间结构体系。 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战略节点、产业集聚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载体。从10月15日开始,记者跟随“聚焦小城镇”联合采访团,深入小城镇发展第一线,报道和见证小城镇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小城镇的未来更美好! 还在去临安的高速公路上,就有同行说高虹镇是远近闻名的“节能灯之乡”。其实在手工作坊发达的江浙一代,类似于这样“XX之乡”的称谓并不少见,可当听到高虹镇党委书记吴志荣自豪地告诉我们,目前国际上像GE通用、菲利浦、欧司朗这样鼎鼎大名的照明巨头都在高虹镇找到了合作伙伴,这个“节能灯之乡”还真可谓名至实归。 吴书记告诉我们,高虹镇今年1-9月份实现工业销售总产值35亿元,财政收入1.26亿;目前全镇拥有节能灯企业180家,500万产值以上50家,上亿元企业5家,其中的佼佼者产值超10亿,位居国内节能灯生产企业前5位;全镇年生产节能灯13亿支,整灯2亿只,成为中国三大节能灯制造基地之一,占全国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世界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就在我们来到前几天,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又将“中国节能灯电光源制造基地”的头衔授于了高虹。 光鲜背后总有值得人们敬畏的付出。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不少高虹人靠着卖土生土长的雷笋挖到了第一桶金子,而全镇第一家镇办企业做的就是日光灯管,这样的起步轨迹至少告诉世人:首先这里的资金实力很雄厚,吴书记的话印证了这一点:“我们这里搞企业很少向银行贷款。”其次高虹人对灯情有独钟——宇中高虹董事长张林夫就是典型的代表:“我25岁进镇办企业,做的就是灯管生产,一干就是10年,又干了10年销售,所以自己出来办企业还是选择了做灯管。” 现在的高虹已经不再单一地生产节能灯管,而成为了集节能灯研发、生产、测试、配套设备制造、原材料供应等一系列完整产业链的“产业航母”;产品也从贴牌加工到创建自主品牌,除了为GE通用、菲利浦、欧司朗等国际照明巨头提供配套,还拥有了8个自主的品牌。吴书记说:“超市里常见的节能灯中,我们的价钱比它们(GE通用、菲利浦、欧司朗等)便宜,质量却完全一样,因为它们的许多产品都是在我们这里生产的。” 自信源自实力,更源自高虹镇的党委政府、企业以及所有百姓的努力。为了让连续9年获得临安市“工业强镇”称号的高虹在激烈的市场格局与变幻的产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保持优势并一枝独秀,高虹镇把目标放在了如何落实前不久刚刚获得的“省级中心镇”的目标上。 “高虹遇到一次难得的发展契机,省级中心镇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实现产业升级与城乡统筹的好机会。”吴志荣书记这样描述着高虹的未来,“一方面,我们要以‘中国节能灯电光源制造基地’为起点,从产业集聚向产业群聚发展,重点放在延长前后产业链上,向前,重点突破节能灯的技术与产品研发;向后,通过招商和现有企业的转型升级,逐步扩大整灯生产,灯具灯式的创新,实现节能灯产业链的完善与创新。另一方面,我们将目光放在第三代照明的主力——LED灯上,研究如何降低民用LED灯的生产成本,实现灯管产业第二次转型。” 先行者总是伴随着无数突如其来的危险,当然也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探索喜悦。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鼓舞着前进中的高虹人——宇中高虹的民用LED灯具目前已经进入古巴、委内瑞拉、菲律宾、埃塞俄比亚等4国的政府采购目录,去年和今年也已经进入中国政府采购目录,光国内两年的生产总数就达到2000万只,总产值超过1.6亿元。 相信这个东汉末年至南宋时期的临安故县址所在地,历时1000多年的沉淀与积累,已经从一只小小的节能灯中找到了发展的动力与目标,高虹必将会在新一轮的城乡发展中走到这个产业的最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