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讯 1月10日,由杭州市社科联、市社科院主办的“我们的价值观”研讨会在江干区采荷街道新凯苑社区举行。
本月的主题词为“民生”。杭州市社科院党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肖剑忠致辞并主持会议。随后各与会代表积极发言,就如何增进弱势群体的民生福祉发表看法。
弱势群体仍然庞大 解决问题的重点是内因驱动
“全国残疾人人数高达8500多万,其中有1500万在贫困线以下。”江干区残联副调研员王中峰在会上用一系列数据说明弱势群体帮扶任务艰巨。
目前残疾人在社会上仍面临着受歧视、就业不充分、收入低、康复需求大、生存能力低等问题。
王中峰认为处理残疾人问题的重点是内因驱动,激发残疾人自重、自强、自信的精神,培养残疾人自力更生的能力,辅之以政府购买,具体落实到家庭,共同解决好残疾人问题。
以房养老 提高房产利用效率势在必行
“安居才能乐业。”杭州市决咨办主任助理俞春江认为,对于困难群体来说,最大的保障是住房问题。
同样江干区采荷街道新凯社区居委会主任谢蓉在社区帮扶工作中发现,房产对于老人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保障作用,为此,她呼吁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提高房产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房产对于老年人的保障作用。
精神帮扶与物质帮扶并重
徐雷是江干区采荷街道新凯社区的社工,他们在帮扶工作中探索出了有效模式,即建立弱势个体与社区的稳定联系,以低保户参加社区劳动的方式回馈社会,引导弱势群体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精神面貌。
他认为,社工在帮扶工作中需要重视精神层面的安抚,而不仅仅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基层社工人员匮乏、社工专业素质低是在具体帮扶工作中面临的瓶颈,增加社工人数及提供专业化的培训对于帮扶工作有极大的必要。
民间机构经营困难多
徐琴是弯湾托管中心的创办人,从最初的模仿学校作息到融合及自理能力的提升,再到就业辅导的模式,她已将弯湾托管中心建成较为成熟的民间机构。
她提到基层机构面临的问题:员工无编制、员工工资低、托管的孩子难带。她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着重将托管机构的任务放在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上。
研讨会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残联、社区和专家在许多方面达成了共识:民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弱势群体的民生福祉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杭州对弱势群体的民生帮扶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渠道不断增加,标准不断提高,但也还面临资源匮乏、服务水准低、社会组织参与不够等诸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有效协作、共同努力。
不仅是制定法规,更是要严格执行法规并落到实处,杭州市社科联副主席、市社科院副院长张旭东对脱贫充满希望,并呼吁社会不断有新的力量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