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新闻发布>媒体聚焦
 
浙江省小学教师可评“教授”职称了 人社部权威解读职称制度改革
hwyst.hangzhou.com.cn  2017年02月16日 07:24:09 星期四

今年伊始,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很多人关注。

昨天,《人民日报》又刊登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及专家对《意见》的详细解读,再次强调,今后评职称要“以实绩论英雄”;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破除“评聘脱节”。

职称考试不用考英语

是不是就不用学英语了?

今后评职称,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确实需要评价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

当然,不作统一要求,并不是说大家可以不用学外语了。人社部专技司司长俞家栋说:“随着我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都对人才的外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们仍然鼓励大家努力学习外语。”

这次职称改革确立的一个导向是,评价人才要用品德、能力、贡献来评价,而不仅仅是靠一些论文、学历、资历、计算机、外语等。要让工作称职的人能够评上职称,让那些努力干工作的人、有贡献的人能够评上职称。

破除“评聘脱节”

要对职称评定进行科学评价、注重实绩,必然要求对评价机制进行创新。

以往职称评定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评聘脱节”现象。即评职称的不是用人主体、用人主体恰恰没有评职称的权限。大部分的职称评定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尤其是高级职称的评委会基本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成立的评委会。这导致评审人难以深入一线了解观察被评审人,久而久之形成了唯论文、唯资历等现象,也间接催生了“学术造假”、“花钱发论文”等不正之风。

“评聘脱节”也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困扰。

只看职称或论文聘用来的人才可能并不符合实际用人需求,而工作实绩突出的人才,却因评不上与其能力相称的职称而发展受限。

谁来评价?谁为主导?

人社部表示,职称制度改革将从两方面着手改进。

一方面,丰富职称评价方式。

即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注重引入市场评价和社会评价,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单独建立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委员会或评审组,提高职称评价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另一方面,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即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

同时,还要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科技、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民办机构专业技术人才,与公立机构专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审等方面,要享有平等待遇。

接下来,国家还将出台多个职称系列的配套改革细则,具体指导改革实践。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魏奋 编辑:高婷婷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获"2015人民建议先进集体"
·“杭网议事厅”评为2015年“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 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
·省政协常委陈琪一行考察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走进市民之家聆听新年新期待
·2014年记者节 杭州网记者进社区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新浪微博: @杭网议事厅
微信ID: hzwhwyst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