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整个杭州市区 只为做一天志愿者
在市民之家,有这样一群工作人员,他们不拿一分钱工资,却愿意每天工作7、8个小时,只要走进“市民之家”,他们的身影总会伴随左右。这就是可敬可爱的志愿者,是涌动在市民之家的一股温暖人心的红色力量。
去年10月份开始,一批资志愿者,经过选拔、培训之后,进入到“市民之家”的活动中,为前来办事的市民提供问讯答疑、引导指路、讲解翻译、电脑操作等服务。据初步统计,自市民之家对外开放以来的将近300天内,志愿者总共为“市民之家”提供了约10728小时的服务。
戴微微,每周二都来市民之家服务。因为家住在三墩,来到市民之家几乎是穿越了整个杭州市区。虽然路程比较远,但是只要是轮到服务,她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六点钟出发,七点半就到了“市民之家”。她说,如果晚出来就可能遇上交通高峰。虽然别人都觉得她也很辛苦,但她自己觉得没什么,很习惯。
徐德章,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名资深元老级人物。68岁的徐德章已经做了12年志愿者,管理经验非常丰富。今年冬天最冷的时候,他始终坚持每个礼拜到“市民之家”来安排志愿者的排班工作,并及时处理各类新情况、新问题。
有一次,一位志愿者在早上出发前突然身体不适,向徐德章请假。但是临时缺席就很难找到替班的人,于是徐德章立马坐车赶到“市民之家”参加了当天的服务。
徐德章还有个外号叫“开心果”。他总是说,来做志愿者就是要开心。他就是这样以他的“开心服务”理念来影响大家,凝聚大家。
志愿者代表马琍华骄傲地说:“我们这支‘市民之家’志愿服务队的凝聚力很强,因为来做志愿者大家都结为了好朋友。”
市民之家的志愿者服务项目,最大的特点在于常态化,除了春节、五一等法定节假日外,“市民之家”的志愿者每天都要来。那么,如何保持这种常态化的运作呢?
沈晓峰介绍:“这对志愿者协会来说是一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不断地创新了管理模式。”比如,加强一些骨干志愿者队伍的团队合作精神,注重跟普通志愿者的交流,定期开展“服务心得会”,大家凑在一起谈谈在服务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交流好的经验。
》》“市民之家”创新服务频出新招 房产“三证”有望联办
》》点击进入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