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生活环境的多类型改变或身体上的原因,造成生命质量的下降,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相比,心理问题相对要多得多。
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国秋表示,杭州是个高度老龄化城市,按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是老龄化社会的指标,杭州这一数字已达到14%。城市老龄人多,是好事,说明人们的期望寿命在不断地增加。
2009年,杭州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但另一方面,人均寿命的提高,由此带来的老龄化问题也在日益突出,这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心理不快乐 身体就不会健康
赵主任介绍,据市疾控中心最新的调查数据表明,杭州市也与全国的一些大城市一样,疾病谱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双“80%现象”——即人们生的病80%是慢性病,因病死亡的比例中,80%以上是慢性病。
而在各年龄段中,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比例,相比美国同等GDP增长水平阶段大大超过。另外,因为家庭或周围状况发生急剧变化,如老伴先逝,朋友病死,还有人老病痛,家庭夫妻生活失衡等,使得不少老年人感到孤独,自我评价低,心理健康状况也会不乐观。
相应社会服务要跟上
赵主任介绍说,浙江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20年后将达到高峰,老年人口将占到30%以上,而相应的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多数尚未规划,远未到位。
80%的老人不愿到敬老院
杭州目前试行的居家养老模式说说容易做做难。总体来说不容乐观。
最近,杭州市疾控中心精神卫生所一项针对杭州市民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对100多名配合较好的老人进行调查,发现约半数的老人有感到有孤独、对自己年龄的态度消极和对自我的活力评估低等心理健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