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北京的限行效果正在下降
专家建议换个思路来“治堵”
从去年4月开始,北京市区(五环路以内)开始实行工作日高峰时段的区域限行措施。杭州“错峰”方案中车牌尾号对应一个工作日限行的做法,与北京如出一辙。不过,北京限行的时间比杭州更长,从早上7点一直延续到晚上8点。
同时,每隔13个星期北京各尾号的限行日还要轮换一次。比如:尾号3和8的车辆这段时间是周三限行,到今年10月9日以后,限行日将改成星期四。这样的轮换制度,使得限行方案更具公平性。
那么,北京的限行效果到底好不好呢?北京市民钱先生告诉“杭网议事厅”记者,去年北京刚开始采用这个方法限行时,道路交通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不过渐渐地,他感觉这办法不管用了,“该堵的路段还是堵。”
北京交通大学城市交通研究所所长,城市交通系统组织优化与技术研究方向负责人邵春福教授在接受“杭网议事厅”采访时,证实了钱先生这一说法。
“最开始执行限行措施时,每天的车流量能骤减20%,但同时它也助涨了购买第二辆车的风气,限行效果正在被逐渐抵消掉。”
邵教授认为,单纯依靠车号限行并不是城市交通管理的上策,他听说杭州正打算仿照北京按车号限行后,为杭州的职能部门提供了两方面思路:
一是提高中心地段的停车费,依靠经济杠杆调节上路车辆数。“停车费收得高一点,开车人就会衡量要不要把车开车去,这是国外很多大城市的通行做法,同时也不会刺激起买车欲望。”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多建公交设施,为市民提供方便、廉价的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