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记者出击
 
网友热议“国学热”应更“接地气”
hwyst.hangzhou.com.cn  2011年10月01日 06:31:14 星期六

传统现代交融

“国学经典”成为杭州人的精神氧吧

从今年初开始,“信仰”、“关爱”、“奉献”、“诚信”这些我们熟知,却又略感陌生的词汇成为了杭州这座城市每个月所讨论的“核心词”。

7月,最美妈妈吴菊萍的事迹从杭州感动了全中国,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9月,杭州将“学习之城”的起点,选择在运河,在历史和文化的交融里,营造一种书香萦绕的氛围。

“建设学习型城市,要大力提倡学国学。国学经典中的智慧光芒、思想价值具有超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意义,让现代人受益无限。”网友“月光城”认为,现代人学国学对于加强修养、完善人格、提升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网友“帆W”认为,通过“国学”这一载体,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了沟通。

“通过学国学,希望我们的社会再多一个吴菊萍,而不是又出一个孔乙己。”网友wf在论坛上的留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避免“虚热”

网民为“国学热”良性发展献策

不少人将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的蹿红作为“国学热”的佐证,但在有些网友看来,只要国学没有进入体制内教育,所谓的“国学热”只是一种虚热。

网友“吹拉弹唱”说,从目前学校内开展“国学”教育来看,并没有统一的、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国学教材。另外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师资水平和教学方式方法有待提高。

网友“踏浪”说,国学推广者如果能够摒弃穿汉服、行古礼、背儒经之类的“形式主义”,如果能够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来“沟通”传统和现代,那么国学教育就会从躁动走向平静,传统文化的精髓就能渗透进当代人的思想和行为举止中,从而真正融入当下的社会。

网友“风行帆”的观点细细品味很有味道,他说,杭州推行“国学”,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们懂得走路要过斑马线,让大人们知晓斑马线上要让行,而并非“之乎者也”的用法。

在全社会都如此关注“国学”之际,如何借势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国学教育?在当今大众化、娱乐化和商业文化流行的语境下,应该怎样传承国学,让传统国学绽放新的生命力?市民、网友纷纷出谋划策,为社会各层面的国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郭媛贞 王帆 徐洁 编辑:郑海云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文明城市检查组检查杭网议事厅为民服务情况
·40多家中外媒体来杭采访 聚焦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写入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工作报告
·20余阿拉伯国家代表考察“杭网议事厅”(图)
·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考察“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获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
·黄坤明新春慰问杭州网 向网民拜年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年度红旗窗口单位
·我市民主民生平台建设专题会议召开
·叶明要求我市各部门用好“杭网议事厅”平台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