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统一国学教材
加强国学教学师资培训
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一套《开明国语课本》至今依然备受追捧,因此不少网友感慨,中小学生的书包里应该多放一些这样由浅入深、与时代融合的国学课本。网友“联盟主”提出,应该将一些国学中的经典书籍放入中小学生的书包。他建议应该组织国学专家专门编写一套从浅至深的国学教材和教案,使用简单明了的注释模式,兼用儿歌、诗词等形式,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背诵,同时要将中国文化精髓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丰富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网友“恰恰”等建议,组织国学课本剧、情景剧表演,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存,都可以被归入国学学习。
“学校里只会背经诵读,真正国学造诣深厚的老师又有多少呢?”不少网友对于目前中小学教师自身的国学修养表示担忧。网友“@米”提出,教研机构应定期组织国学教学的师资培训和教学实践研讨,提高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还有网民建议各家学校对国学教学质量进行评比,以促进国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
国学经典的学习实践
国学也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说话、吃饭、如厕,举手投足间都可以反映国学。家庭教育专家陆传文提出,“要让孩子从情绪上感受国学的内涵。”而网友“fiy kite”则提议通过建立国学教育基地、开展国学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国学精髓的洗礼,引导孩子将经典学习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
网友“MM旺”引用《孟子·离娄上》一句“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来形容家庭教育中父母存在的误区。“父母常常教育孩子学习《弟子规》,将孝敬、友爱挂在嘴边,可自己却做出违背道理的行为。”这位网友建言,在家庭生活中尝试融入一些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做法,可以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的国学素养,并为孩子确立行为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