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再见!杭州网记者探访LOFT49闭园最后一幕 |
hwyst.hangzhou.com.cn 2019年11月01日 17:35:00 星期五 |
杭州网讯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浙江首个文创基地LOFT49闭园的消息铺天盖地,人们纷纷发文感慨“致青春”。10月31日是loft 49闭馆前的最后一天,记者走进了LOFT49,实地记录这一珍贵的时刻。当天,loft 49同样迎来了很多熟悉的朋友,他们行走其间,回忆着属于这里的盛代芳华。 物业经理王红亮:Loft49闭园中 他是最忙碌的人 在园区物业经理王红亮的眼中,LOFT49无疑是一片沸腾的热土,是许多青年创业者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无数艺术家挥洒创意的天堂。 闭园前的最后一天,不时响起的手机铃声暗示着王红亮这一整天的忙碌。确认商家腾退进程、为店主解决搬迁中的各类问题、遇到曾经的老朋友聊上几句……他如十年中的每一日那般,将园区的每个角落走了个遍。 “别看现在很多商家都搬走了,以前这里的店可是开一家火一家。”站在“网红”西餐厅mamala前,王红亮颇有些骄傲地说,“就一个字,旺!” “以前这里叫杭印路,我们厂的地址就在杭印路49号。这就是后来LOFT49创意产业园名字的由来。”王红亮年轻时,曾是LOFT49的前身——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有限公司锦纶分厂的一名车间管理员。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一带工厂齐聚,机器轰鸣。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工业浪潮中拔地而起的老厂房也慢慢迎来谢幕。 然而,这片旧时代的工业遗存又是幸运的。从“蓝孔雀”到LOFT49,老厂房换了一种“身份”活了下来,王红亮也从车间管理员转为一名文创园区管理者。 2009年7月,随着工厂职工安置分流的浪潮,王红亮来到LOFT49,担任园区物业经理一职,至今已有十年整。“当时的LOFT49虽然只有不到20家企业,但发展得非常好,是继北京798、上海M50之后,全国第三个响当当的文化创意品牌,对杭州乃至浙江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王红亮回忆道,“每天来这里参观拍照的文艺青年络绎不绝。” 随着一批艺术界、设计界与时尚界领军人物的相继入驻,短短几年,LOFT49逐渐成为一块富有个性的文创艺术“高地”。王红亮与两个助理则承担起园区招商引资、联系文创办、健全机构等大小事务,忙得不亦乐乎。 不同于其他创意园区,LOFT49中的一切都在自由生长。“用玩笑话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王红亮说,相对而言,这里的组织更为松散,管理与发展上更为自由,进驻的创业者既是业主,也是园区的自我管理者,他们拥有一种自然向上生长的张力。 如今,走在略显空旷的老厂房内,仍能看到排气管道、仪表盘等工业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水管阀门上的红漆已经斑驳,旧时的钢筋骨架却依旧散发着浓郁的艺术气息,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光荣与辉煌。 “LOFT49以前的名气很大,但要说经济情况,近几年才是园区的鼎盛时期,2016年G20杭州峰会之后,经济发展更是达到了高潮。”王红亮告诉记者,正因为发展势头良好,得知这里要进行二次改造时,很多企业与商家都不愿离去。 “我们从今年4月1日开始进行腾退协商,每户企业都走访了好几次,6月之前全部签订了腾退协议。”谈起腾退工作,王红亮说,自己内心充满了对园区内企业与店家的感谢与歉疚。 从壮年到中年,王红亮在这片土地上倾注了十年的热血。最后一天,他的内心有诸多不舍与伤感。他告诉记者:“二次改造完成后,这块地方还叫LOFT49。” 网红小海鲜“老邻居”坚持经营到最后一刻 LOFT49里面隐藏着许多“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老邻舍”这家餐厅就是其中一个,餐厅门口各种各种各样的绿植肆意生长,似乎不注意看根本找不到入口在哪里。但是这样一个隐蔽的地方,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一个网红店。知道要闭园的日子,“老邻居”还像往常一样,坚持营业到最后一天。 “这里是幸福开始的地方。我们5个高中同学在杭州经常聚会,却始终找不到一家自己心目中的餐厅。”老邻舍小海鲜的创始人何玲玲说到。 忙碌的生活让大家都没有时间好好的叙旧。他们想要的是一个不那么忙碌,不那么追赶的慢生活。于是有人提议,不如我们自己开一家这样的海鲜餐厅,让每一个想要吃到温州口味的人都有像家一样的感觉。 正如餐厅的名字“老邻舍”一样,他们希望每一个到这里来的客人,都有着一种回家的感觉。 “刚开始选址的时候,我们心里真的很没底。筹建前期也经常开会,讨论各种关于餐厅的问题,谁有想法了就说出来,有人泄气了,大家就互相鼓励,有人火气大了,大家也都会互相理解。”在餐厅里,有标志着餐厅名字的手都是两个女生慢慢绘墙,还有员工们的活动照,而餐厅里的“一砖一瓦”,精挑细选出来的。 在loft 49里面有很多像何玲玲这样创业的年轻人,大家把萌生了自己最初的想法,然后将自己的热血和爱好付诸实践,这里的每一个店都是一个梦想的种子,一家一家店的建立也成为loft 49艺术风格独特的一部分。 络绎不绝的告别 各有各有的“理由” 从闭园的消息发布以后,每天来loft49打卡的人络绎不绝,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与loft49的故事。 三位阿姨身着鲜艳的衣服,在loft 49的一条主干道上拍照留念。“这里是浙江省第一个文创中心,十几年前这里刚建立的时候我们就来过,这里有很多文化大咖和代表性的人。当时杭州还没有这些,看到这里的兴起,我们就有一种新的感觉。知道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就连忙赶过来,追忆一下。”其中一位阿姨看了一眼四周的环境,向记者说到。 顺着刚进门的路再往前走,能看到满墙的爬山虎肆意生长,但很多已只剩藤蔓,在草木秋黄与落叶纷飞的秋季,人们三三两两,驻足,观看,不语。地上有原来工厂做工时留下的坑坑洼洼的痕迹,有些店里面还保留着以前工厂时的机械设备,这种复古风格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搭配着不加修饰的随意,在落日的余晖中,映射出loft 49独有的味道。 方爷爷和他的老伴儿在一家门店旁边寻觅着什么,只见他们从泥土里挖出了一束花来。方爷爷将花插在自己随身背着的包里,笑着说到:“十几年前看报纸上介绍,就来到这里来看看,这里以前很热闹的,当时没有文创的这个概念,我来到这里就觉得很新鲜,后来这种文创的厂子就多了起来。现在知道这里要关闭了,蛮怀旧的。和老伴儿一起过来看看。”这里几乎每一家店的门口都有绿植,无论是自然生长的树木,还是店家精心种植的鲜花,都和loft 49那种独具文艺感的环境浑然天成。 来自杭州下城区的赵女士自己一个人在闲逛,她说:“我是昨天才了解到这里的,在电视上看到,我就赶过来,从我家到这里很难坐车,我就是想过来看看,有好的东西可以淘一点回去。这里的建筑,文化创意都很好。里面的店都没了,挺可惜的。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她告诉记者,如果下次改造好了,她还会再过来看看。 Loft 49 的前身是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有限公司,十几年前被一群艺术家们相中,他们对老旧的工厂进行了艺术改造,从而成为了浙江省第一个文创基地。十七年的波澜壮阔,在今天暂停,未来loft 49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拭目以待...... |
来源:杭州网 作者:实习生 宋宇芳 祝融融 记者 郑维维 王川 编辑:徐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