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怎样改出幸福感?杭州老百姓目前最在乎的是这三件事:停车、加装电梯、垃圾分类 |
hwyst.hangzhou.com.cn 2020年12月09日 15:42:00 星期三 |
职能部门和专家都提到了这一点 通过打造未来社区来引领老旧小区改造 都市快报 在杭州,幸福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每一位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日常真实的感受。 11月8日,就在杭州连续14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的当天,民意直通车·钱塘潮头哨推出特别策划——“寻找老旧小区治理幸福案例”,从老年食堂、破解停车难、居家养老、加装电梯四个和居民幸福指数密切相关的方面出发,去发现基层治理中的亮点。 老旧小区怎样改出幸福感?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市民说 老旧小区改造我们最关心 停车、加装电梯和垃圾分类 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是从“有房住”到“住得好”的转变契机。这项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一直是很多老旧小区居民最为关心的话题。在都市快报“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版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市民发来的相关留言。 为此,民意直通车梳理了实时互动版上的2020年度大数据,来看看老百姓都关心老旧小区综合提升改造的哪些方面? 排名前三的不出意外——停车、加装电梯和垃圾分类,留言条数都超过了200条。 职能部门说 老旧小区改造有两大考验 拓展空间有局限、管道线路复杂 建筑外立面整治、强弱电管线规整、管道升级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涉及方方面面。居民们最关心、最迫切的提升改造内容是什么? “经过初步调查,杭州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涉及的小区住户中,更关心停车泊位设置、小区绿化环境改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通信线路上改下、后续物业管理等方面。还有涉及小区空间规整,道路破损修复,消防、安全设施保障,建筑整理修缮,节能设施改造,特色小区打造等。”杭州市建委的相关负责人透露,“由此看来,老百姓的需求已从居住、小区内道路等正常居住条件的基本型需求,转向了停车、绿化、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提升生活品质的改善型需求上。” 这位负责人解释,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考验有两个,一是旧小区大多空间狭小,拓展空间有较大局限,增设配套服务设施用房有难度;二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管线实施主体众多、现场作业面有限,协调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工期,并且给居民带来不便。 针对增加配套服务设施用房难的问题,一是通过相邻小区及周边地区联动改造、社区公共空间协同开发等模式,实现周边服务设施、公共空间、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步整合小区内既有设施、全面整理边角地和碎片地,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活动空间;二是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将老旧小区内或附近的存量房屋提供给所在街道、社区用于养老托幼、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并同时制定相关意见提供政策依据。 针对管线施工协调难的问题,在市级层面出台了指导意见,推行“市政基础设施同步改造”,将旧改工程和燃气、供水、强弱电线路“上改下”改造同步实施,争取一次施工到位,避免重复开挖、进场施工对小区居民日常生活增加额外的干扰。同时,专门成立管线协调小组,按照“综合改一次”的原则,提前做好计划对接和时序衔接,并加强过程中的沟通协调。 这位负责人提出:“尤其是10月底,我们召集各城区、街道及电力、水务、燃气、通信运营商等30余家参建单位,就直接影响68个项目改造进度的强电、弱电、供水、路灯等问题逐一进行协调,取得较好成效。”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克难攻坚,加大创新探索,在实践中探索更多更好的做法和机制。如结合未来社区建设,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力争融入更多未来场景;在拓展空间上通过‘内部挖掘一点、周边共享一点、合法拆建一点’方式,提升配套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居民主体作用,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方面。”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见习记者 朱振辉 培训生 费静怡 编辑: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