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钱塘江江水进城 水质好不好?如何处理泥沙?滨江有一道把关的数字“自动闸”
hwyst.hangzhou.com.cn  2021年03月17日 17:51:41 星期三

都市快报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杭州城市河道里的水,来自钱塘江。

在滨江区,钱塘江水通过华家排灌站和浦沿排灌站流入辖区的45条河道中。一年365天,这两个站点实行轮班制,今天你,明天我,确保非强降雨的日子,每天都能从钱塘江里引水入城。

当天的水质是否适合进城?不适合的话,如何处理?引水入城的背后,有一个数字平台:排灌站一体化平台。

每天50万立方米江水进入滨江 走路还是小跑?得听它的

排灌站一体化平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监测水质,既要监测当天入城的钱塘江水水质,也要监测滨江的45条城市河道的水质情况。

一般情况下,一天大概有50万立方米的水要从这里进入滨江。当天的水质如何?滨江区排灌总站站长杨可栋说,工作人员会点击平台上的开闸按钮,先把头水放进来。

排灌站的入口闸处,有一个水质检测仪,会在头水进来后,迅速生成一个水质数值。由于滨江所处的是钱塘江的涌潮段,泥沙含量比较大,水的“浊度”容易超标,检测仪会重点关注这一数值。

“浊度”不超过30的话,排灌站的进水闸和出水闸会全部打开,钱塘江水穿过排灌站的400米跑道,直接奔向新浦河,并一路向东,四散开去。

但浊度一旦超过30,系统会自动启动排灌站的絮凝沉淀处理设备,向水中添加絮凝剂,让泥沙凝结成大颗粒,沉淀在400米跑道上。

这条400米的跑道,是钱塘江水入城的沉淀池。添加完絮凝剂后,系统会按照剂量与浊度测算,水流以什么样的速度通过400米跑道,在达到出口时,浊度可以降到30以下,并控制出口的闸门高度,来实现流速。

此时,水流到底是一路小跑,还是慢慢踱步进城,就靠这一套系统控制。如果浊度控制不好,最明显的就是,大家突然发现某条河里河水泛黄。通过系统控制,一般进城的水,透明度最高可以超过2米。

杨可栋说,每天放水16个小时,才能确保让每条河的水都流动起来。新水进来,以前的“老”水就流到北塘河去,继续流动起来。而一个排灌站每年大概要沉淀近3万吨泥沙。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青 通讯员 杨约顺 编辑:高婷婷
查封!浙江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劣质头盔开展全面排查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5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5年度“红旗窗口”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新浪微博: @杭网议事厅
微信ID: hzwhwyst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