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城市“老漂族”:放不下的儿女,回不去的故乡
hwyst.hangzhou.com.cn  2021年09月25日 09:30:00 星期六

主动给自己“找乐子”

才能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

“老来漂”虽然面临生活方式改变、朋友社交缺乏、经济压力增加、代际关系摩擦等诸多问题,但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对象表示,对目前在杭州生活是满意的。

今年60岁的刘惠惠来自河南,热心开朗的她不仅加入了小区合唱队,还是社区特聘调解员。“我来杭州7年了,这里早已成为了我第二个‘家’。杭州很美,我最喜欢和姐妹们一起游西湖拍照。”

克服问题,外在条件改善是助力,关键还要从自身出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陈斌华建议,“老漂族”首先要找到自我,不要把所有关注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其次,放平心态,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多沟通、多理解下一代的生活方式,学着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主动培养兴趣爱好,更多地走出家门参与兴趣活动,建立起新的社交圈子。

今年65岁的张贵娇,原是一名小学老师。一退休,她便从武汉“漂”来杭州,从教师变身为带娃保姆。“我一度非常空虚和焦虑,整天闷在家,找不到生活的乐趣。”她说,当了解社区有个“幸福书院”,不少从外地来的老人会去参加活动,她觉得自己应当尝试做出改变,发掘新的人生价值。

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平安巡防等书院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张贵娇积极参与,她认真的做事风格受到了社团成员的一致好评。文新街道阳光社区“幸福书院”牵头人之一的赖文建说,肉眼可见她整个人精神状态变化非常大,变得越来越开朗。

刘惠惠、张贵娇是积极“老漂族”的一个缩影。通过调整自身心态,他们主动改变,更快适应新生活、新节奏,发现人生新光彩,并由衷说出:“来杭州生活也很不错!”

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支持

让“杭漂”老人快乐起来

“大姐,你也是余姚人啊,太巧了,我们好好聊聊。”前几日,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钱运社区开展的关爱“杭漂”老人项目活动上,两位60多岁的阿姨互相结识,因为是老乡且来杭定居的原因相似,她们一见面便打开了话匣子,还相约以后一起参加社区活动。

如何让“老漂族”们真正快乐起来?除了需要家庭支持,也少不了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今年,市民政局将“杭漂”老人纳入重点服务对象之一,设立了关爱“杭漂”老人公益创投项目。本报杭州乐活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乐活公益”)作为项目的承接方,从7月起已进社区开展健康讲座、手工课程、文化之旅、文艺演出等10余场主题及团组活动,丰富“老漂族”的日常生活;还开通了帮办热线,帮助他们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困境。

就在刚过去的中秋佳节,为了让在杭“漂泊”的老人也能感受到团圆节的温馨,乐活公益三城区、五社区联动,开展做月饼、画团扇、看越剧等各种形式的中秋主题活动,鼓励他们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交往,构建新朋友圈,体会到在这座城市的融入感与获得感。

同时,记者了解到,街道社区也积极站出来,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满足“杭漂”老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以西湖区文新街道为例,该街道阳光社区在2018年6月成立“老漂”临时党支部,让身处异乡的老党员们有地方学习交流和发挥余热;翠苑街道保亭社区从两年前就开始为“老漂”群体专门组织学说杭州话、参访王星记扇厂、家乡菜大PK等活动,加速本地和“杭漂”老人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今年建成的三墩镇“幸福荟”民生服务体内,专设有“老漂工作室”,倾听他们的心事,解决他们的烦恼;祥符街道以阳光老人家在阵地,通过便民服务和老年电大课程,增强“老漂族”的社区认同感。

市级层面上,杭州也实施多项举措,使“杭漂”老人体会到生活在“宜居天堂”的幸福感。比如,外地老年人前来观光旅游、探亲,只要持有优待证或身份证及其他合法身份证明的证件,都能享受与本地老年人同等的优惠待遇。

社会学专家建议多管齐下

为“老漂族”织密社会支持网络

近日,《光明日报》刊文:《能否善待“老漂族”是出给城市的一道考题》。文中指出,随着老龄化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像重视“留守儿童”一样,善待城市“老漂族”,已是刻不容缓。目前,多数城市出台的针对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规定中,一般只强调对随迁子女的公共服务保障,却鲜见对随迁老人的配套安排。

据了解,“老漂族”话题在十多年前就已出现。有关善待“老漂族”,完善对“老漂族”公共服务保障的呼吁和建议也已持续多年。近些年,随着医保异地结算等改革的推进,总的看来,“老漂族”能够享受到所在地一定程度的养老服务与养老保障。但是,这一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对相关领域公共服务的改善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此,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科院社会学教授杨建华指出,让“老漂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仅是个体幸福感的问题,更事关一个家庭的稳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进一步解决横亘在城乡户籍间的壁垒,持续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均等化,切实让代际支持型随迁老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就医养老等方面的普惠政策,避免因经济、身体方面的原因造成家庭照料供给不足等,都是急需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完善“老漂族”社会保障制度,拓宽福利覆盖面,增强制度支持是一方面,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同样关键。开放三孩政策实施后,年事更高的老漂族们可能要面临又一轮的带娃重任。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提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杨建华表示,进一步改善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发展质量有保障的托育服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减轻随迁老人抚育幼儿的压力。

我心安处是故乡。心安,既是内安其心,也是外安其身。通过多方助力、多管齐下,希望“老漂族”能更快地融入“第二故乡”,找到“家”的感觉。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王然 见习记者 叶歆 通讯员 赵烜臻 包治芳 编辑:郑海云
去美容院进行减肥瘦身却被烫伤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