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栏目首页 栏目动态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栏目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媒体联动
 
原拆原建民意摸排启动 杭州市中心这个5000多户的大型社区最近很热闹
hwyst.hangzhou.com.cn  2024年04月12日 15:15:06 星期五

上月月底,杭州市中心多个老旧小区,几乎同时启动了自主更新的民意调研。

记者昨天实地走访了闸弄口新村和九莲新村,了解一下居民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启动“原拆原建”民意摸排?

这是闸弄口几个小区 最近的热议话题

在闸弄口新村,近日摸底“原拆原建”的,是四个挨在一起的小区:闸弄口新村、东村、铁路宿舍和新苑。其中,闸弄口新村有63幢、铁路宿舍9幢、东村11幢、新苑12幢,加起来95幢房子,是一个5000多户居民的大型居住区,分属闸弄口社区和天杭社区管辖。

小区建筑年代跨度较大,绝大多数是2001年以前建造,最早的一批建于1978、1979年,房龄已有45年左右。

在闸弄口公园、石榴红广场、便利店门口,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居民,站在一起讨论“拆还是不拆”这个热门话题。

“这里的房子造得早,以前的工艺哪有现在好,楼层的板子都很老旧,隔音、防潮都不好。”赵大伯说,“我们1-4幢是最早的房子,原先都是劳模房,当年能住进来,都是很光荣的。”

“事情肯定是件好事,我就希望尽可能让我们少掏点钱,然后拆和造的时间不要太久,我们年纪都大了,折腾不动了啊。”边上的张大伯说,目前还在民意摸排过程中,具体方案、文字表决的资料都没收到。

不少居民坦言,在这么大的小区,做任何需要“民意统一”的事情,都并非易事,更何况是“拆房子”这样的大事。

“原拆原建总是好的咯,我们住了这么久老房子,改善生活,换成新房子多好啦。”小区内一家小卖部里,夫妻俩告诉我们,他们纠结的点在于,到时根据自家诉求,需要自筹多少钱。

两位正在买饮料的中年居民说:“变成新房子,品质上去了,需要的话自住,不需要的话卖掉,价格也比现在卖得高!”

“我不同意!”一位自称“80后”的居民说,自己家住在新苑,“我们房子相对来说比较新,有加装电梯,我家装修也没多久”。他说“原拆原建”至少要出几十万,“我钱不够,宁可不拆。那边房龄老的住户可能更希望拆”。

几位在公园里锻炼的老太太一致摇头:“听说要补不少钱,几十万或者100多万,我们养老钱拿出来都不够。”

“不是说装修和过渡费有补贴的吗?”有人发出疑问。

“现在也没定论,先征求意见吧!”一位围观的年轻人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3月底起,闸弄口社区启动民意摸排,通过打电话的方式,点对点征询居民意见,摸排范围已有70%,但尚未最终统计支持率。

“意见肯定很难统一” 

九莲新村居民反馈喜忧参半

在位于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繁华地段的九莲新村,有近60幢房屋,共有住户近5000户。

“我也听说要摸底调查,可一直没等到调查表。我是很想拆啊,在这里住了30多年,周边那么热闹,小区门口就是地铁站。不舍得搬。”周奶奶说,小区外立面和楼道都做过更新,但是房子的格局太差,采光也不好,也没有加装电梯。

“我研究过,浙工新村只有13幢房屋,都推进了10年。我们小区租户多,很多人并不在乎房屋更新,意见肯定很难统一。”杨先生认为小区自主更新模式不乐观。

房产中介小宋正在等人来看房:“没有听说九莲新村要原拆原建啊。这两天还有房东挂牌的,这小区目前挂牌4.2万元/平方米左右。”

小宋说,九莲新村的房子还算俏,不仅有地铁站,还靠着颐高数码城,出租率蛮高的。

在小区附近的文化小广场,跳舞的阿姨们也在讨论着原拆原建这件事。

“我心里同意,但是钱不够,如果每户人家要出100万元,那我吃力的。如果政府能帮忙提供抵押贷款之类的服务就好了。”

“我不乐意,年纪那么大了,现在搬出去都没有房子肯租给我们这种老人,要多久才能搬回来都不知道。”

“老小区修修补补不能根治,还是原拆原建最好了。”

“如果真的要调查,那得告诉我们具体方案,需要出多少钱,没看到这些实际的东西,我们怎么敢随便说同意呢?”

九莲社区的工作人员则表示,目前并没有进行任何小区自主更新的调研工作,也没有发放过调查表。可能是社区居民自行讨论的。

老旧小区“原拆原建” 

你同不同意?为什么?

通过实地走访和收集网络留言,我们大致总结了这些意见和建议。

“赞同”的理由——

1.老旧小区原地拆除重建,是未来城市更新的主要途径。

2.真正实现为普通老百姓提高生活质量。

3.为建筑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希望。

4.改变城市的市容市貌。

5.对消防、停车、建筑结构尤其有利。

“不同意”的理由——

1.如果按浙工新村的模式,自己出钱“原拆原建”,对于30-40平方米的小户型业主来说,觉得不错,因为不足53平方米,可以补到53平方米。但53平方米以上的业主,就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2.如果要掏几十万、上百万,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拿得出这个钱的。即使是贷款,有些年纪大的也贷不出来,也不想折腾了。

3.“原拆原建”后,新房公摊面积大了,有些老房子赠送面积多,即使扩面20平方米,实际有可能还不如原来的套内面积大。

4.有的业主不住这里,房子是长年出租的。“原拆原建”好几年收不到租金,还要交很多钱,而自己以后又不会来住,为什么要同意呢?

“支持,但有前提条件”——

1.坚决支持,但是质量一定要有保障!

2.同意是同意,就是拆建的速度,能不能快一点,10年可等不起啊。

3.建议出台扶持老年人“原拆原建”相关资金的政策,比如:让70岁以上老人就近免费过渡之类的。

行业专家

“扯皮多”“细节多”“诉求多”

“资金要求多”等现实问题

是“原拆原建”的拦路虎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大部分业主总体是支持自主更新模式的。业主有积极性,这说明原地拆除重建的总体精神被大家深入理解,这是改善居住条件、减少异地安置带来的失落感等非常重要的渠道。

但要务实推进此类模式,有一定难度。

“整个小区的‘原拆原建’,最大的难点在于资金。拆迁异地安置本质上是房企或政府先行投入,通过土地出让金收入回笼资金;老旧小区的改造则是民生工程,政府会有一些投入。而自主更新下的‘原拆原建’,是业主自筹自建,能否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要打问号。另一难点是,容积率和楼层是否有调整的空间,如果严格按照原容积率,那么改造大概率难以推进。”

虽然杭州有过成功的案例,但据悉此项目推进了10年,这说明中间的“扯皮多”“细节多”“资金要求多”“家家户户诉求多”等现实问题,会持续困扰此类模式。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专家徐林认为,浙工新村探索的这种自主更新模式,核心是以居民为主导,由居民提出更新申请,更新方案由居民协商提出,资金也主要由居民承担,具有可持续性,值得探索和推广。

但危旧小区自主更新是新生事物,居民支持率多少才算通过?目前并无法律明文规定。徐林认为,100%的支持率几乎不可能实现,所以门槛恐怕不能设置得太高,这需要有关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为今后大规模自主更新提供法理依据。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陆丹 岳雁 编辑:程慧雨
杭州出租车司机的专属“零钱包”来了 全市177家工行网点“即来即兑”
『相关阅读』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州“民意好声音”奖 杭州网获5项殊荣
·杭网议事厅入选中央网信办“网上群众路线典型案例”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杭网议事厅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热心网友称赞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民之家”2016年度“红旗窗口”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70003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21]1187-055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  浙公网安备:33010002000058号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 2001 - 2019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