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为农民工其劳动素质的低下使得农民工不能很好的胜任部分城市工作,导致进城务工的部分农民工长期找不到工作,因此政府近年来也在努力提高进程农民工的劳动素质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和措施,但据杭州市萧山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农民工劳动培训工作较为突出的地区的调查显示,目前做好此项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一是目前社会对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的意识还不到位(包括农民工自己),因而社会和农民工群体对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几家培训机构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显然力不从心。
二是经费不足。目前尽管有个别培训机构有开展免费培训这种形式的存在,但只能是小范围试行。如果想为绝大多数农民工提供普及性的劳动素质教育培训机会,仅靠免费培训这种形式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政府倡导、引导、宣传力度不够,对农民工的培训更多地注重了实用技术,而忽略了整体素质的培养和与适应城市文化的教育,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缺少基本的文化、礼仪素养及基本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意识。
鉴于上述情况,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重视提高自身的劳动素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再培养、再教育中来。建立相应的劳动素质等级考核评定制度,以做用工参考。
二是政府对有意参与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工作的培训机构提供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可在充分发挥公办劳动培训和职业教育机构作为培训农民工主渠道的同时,将民办学校、培训机构作为提高农民工劳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充分利用,以节约社会成本,最大效力发挥其集约化作用。
三是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协调,由用工单位对报名应聘农民工进行培训,择优录用。加大对农民工的素质教育培训,采取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素质培训并重的培训模式,加大培训力度。
四是对农民工集中的地方可采取派发宣传册等形式,对其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广大农民工遵守社会法律法规,如:遵守交通法规,不乱闯红灯,攀爬护栏;遵守公共道德,不在公众场合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破坏公共设施、按序排队等;加强法律意识,坚决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