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杭州网报道:杭州南高峰上已荒寂多年的血园陵经丁云川先生历经多年的考证,为原国民革命军21师北伐战争阵亡将士烈士墓。今年6月杭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决定在原址修建北伐阵亡将士烈士墓碑亭。其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自不待说,还丰富了杭城刚“申遗”成功的文化历史底蕴,这无疑是一桩大好事。
我早上爬山锻炼经常经过那里,对那块地方相当熟悉。尽管那里是废墟一片,但当初的挡土墙、护坡、台阶、踏步和部分墓道等都保存得基本完好,还能依稀可见当年的范围和规模。因此在这项目未具体实施前,我想要和这项目的决策部门说的是:切不可把一切都推到重来,要尽最大可能保留目前尚存的一砖一瓦,如有可能把目前已枯死的龙、凤槐树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据说可以塑化固定)也保存下来,要修旧如旧哪怕旧物并不完美,不要用现代的审美观去修改原貌。
我曾经到过欧洲旅游,那里的古建筑经常维修保养但当局有明文规定,室内装修自便,但几百年传下来的外貌是丝毫不能改变的。在许多地方我们看到的是只要有可能,尽量地保留原物哪怕一个墙角一块路石,旧的如有残缺那就局部补上新建的。这在想象中这有点不伦不类,但现场的效果是,增加了文物和历史古迹的真实可靠性,给人有一种沧桑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一种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敬畏感,抚摸着几个世纪前的砖瓦和路石不禁使人肃然起敬。巴黎、罗马、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等城市中都有很多道路是保留以前的小块石铺就的面貌,我看到有修路的地方是先把一块块的路石掀起,整修好路的基层后又把老的路石铺上。看着被世世代代的鞋底磨去了棱角的路石,好似每块路石都在述说逝去的岁月。
杭州是历史文化古城,但由于各种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真正原汁原味保存下来的历史文化遗迹少之又少,历史遗存的保俶塔和新建的雷峰塔虽说各有千秋,但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新建或恢复历史建筑当然可以搞,但我总认为这里或多或少有新造一个假古董哄游客开心的成分。同样,一件虽有残缺但经修补过的文物和一件现代复制的文物你更喜欢看那一件呢,当然其实际价值也就更没法比较了。可以设想如果目前的古庆春门、古武林门……等石碑,由保存下来的半堵古城墙哪怕一个残缺的墙角来替代。河坊街、中山南路这些店铺是由老房子经修缮加固而不是推倒重来的。如果现在保留有一条过去的弄堂里常见的哪种用乱石铺就路面的小巷,那价值那意义那味道还用说吗?所以从修建北伐阵亡将士烈士墓碑亭开始再也不要好心办坏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