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是地面堵,高架也堵,没有一条是畅通的,都堵。
2、堵城很需要有一条生命线,应急的,救人的,毕竟使用直升机还不现实,所以堵城留一条快速通道是必须的。我从大关路到高架上花了10分钟, 从高架大关到滨江(彩虹城)也只花了20分钟,所以,问题在于,你愿意在地面等?还是愿意在高架上爬?
3、高架治堵还有一个重要意义:让“直达公交快线”驶入高架成为可能。
对于一些卫星城与主城之间的联系,我希望公交公司打破常规思路,开辟一些“直达公交快线”,让滨江和临平的市民,能最快速度地到达主城的某个公交换乘点,再接力普通公交。目前,卫星城到主城的线路都是要一站一站停的,乘客少则1小时,多则2小时,公交车都赶得上长途车了。
“直达公交快线”:路线要选择走高速和高架,尽可能地减少红绿灯,突出一个“快”字。乘客通过“直达公交快线”到达“市区换乘站”后,再换乘普通公交到达目的地。
把一些站点过长的公交线路缩短,有利于提高车辆的周转率,加密发车班次,减少脱班频率,从而使乘客对公交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另外,把BRT理念运用到市中心密集线路上,使之发挥“大容量、快速换乘、精简线路”的重任,特别要在“确保公交专用道畅通”和“进出站的效率”上狠下功夫,让市民真正体会到BRT的便捷。
我建议:
1、各卫星城与主城之间:如临平、萧山、滨江、三墩、勾庄、闲林、丁桥等用“直达公交快线”。如优化509等。
2、主城市中心公交线路过密的路段:如延安路+延安南路、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莫干山路+环城西路等使用短途“BRT快速换乘”,让BRT快速实现与普通公交的换乘协接。(由于杭州的地形特别,道路宽窄不一,所以:BRT可以分段进行:1、延安路(延安新村----吴山广场)搞一条。中途设:延安新村、孩儿巷、龙翔桥、湖滨、解百、吴山广场。每个换乘站再设4条普通线路和这条BRT交集,因为距离短BRT配车也不用很多。2、莫干山路(汽车北站---环城西路六公园)搞一条。只是打个比方,然后延安路和莫干山路直线间的连接再用普通公交去串联。BRT还要结合地铁站和公交站之间的换乘辐射。
3、“直达公交快线”:定价可以在4元钱左右,当然政府要补贴点的。 “市区BRT换乘站”:定价和普通公交一样在2元钱,有可能的话再调到1元,鼓励公交出行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