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两辆车先后碾轧后的第9天,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最终没能创造生命奇迹。当如花的生命溘然消逝,在引起我们扼腕长叹的同时,更激起整个社会的反思。
日前,市委办公厅、政研室和市委党刊《杭州》杂志共同举办“我们”论坛,来自学术界、行业界、媒体界、党政界和市民代表等人士共聚一堂,从“礼仪”的视角介入城市交通管理,研讨交通文明礼仪对缓解交通“两难”、提升城市文明的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进行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近年来,随着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行车安全、行车礼仪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据统计,全市每年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在300万起左右,其中,酒后驾车、超速超载、不按规定让行等不文明行为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90%以上。如何进一步规范完善并形成一套全面、科学、易行的交通文明礼仪规范,让交通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社会所共同理解、共同接受的价值观,成为与会代表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既是交通文明的执行者,也是交通文明的享受者。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个市民做起。”市交通警察局副局长瞿伟江表示。
“红灯不要走,绿灯赶快走。这样的意识一定要在市民中树立起来。”市民代表、湖滨晴雨工作室民情观察员孙新宝阿姨大声说。
研讨会上,一份名为《守法出行 知礼让行 大爱有行》的交通文明礼仪倡议书,也受到了与会人士的一致拥护。在倡议书中,市文明办、发改委、交通局、运管局等有关单位以及司机、市民代表向全市人民发出倡议:“斑马线上不争先,红绿灯前不抢行;行人不乱穿马路。自觉做到文明候车、文明乘车、文明开车、文明停车。”另外,如果市民对交通礼仪倡议还有任何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与杭州市委办公厅、政研室文明礼仪课题组联系。联系方式:电话85250971,传真85250841,邮箱jtwenmingliyi@163.com,同时也可以登录杭网议事厅网民好建议栏目填写。
守法出行 知礼让行 大爱有行
——致全市人民的文明交通礼仪倡议书
城市街头,路人甲、乙都曾是我们自己。车辆驶过,乘客、司机就在你我身边。一份文明,一份宽容,一份礼仪,让我们每天的脚步更加从容。为此,我们倡议:
一、守法出行,对社会负责
敬畏法律和生命,做文明交通的实践者。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斑马线上不争先,红绿灯前不抢行;行人不乱穿马路、不翻越交通隔离设施,不妨碍机动车正常通行。行车走路,严守法规不逾矩,对社会负责。
二、知礼让行,对自己负责
礼让身边同路人,做文明交通的倡导者。自觉做到文明候车、文明乘车、文明开车、文明停车。文明礼让,从我做起。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退让宽容,恪守礼仪不放纵,对自己负责。
三、大爱有行,对生命负责
关爱自己和他人,做文明交通的守护者。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宣传劝导活动,经常引导和提醒家人、朋友注意交通安全。都市里人来车往难免磕碰,事故面前冷静对待显大度。见到不文明行为不效仿;碰上“急难危急”不旁观。推己及人,坚守爱心不放弃,对生命负责。
人人文明礼让,处处友爱温馨。知荣明耻人人崇尚文明,守法礼让方能平安出行。拥挤的交通,因为文明礼仪而多一份空间;繁忙的道路,因为宽容理解而少一份纠结。在交通文明的大路上,只有共建秩序,才能共享便捷。让我们行动起来,摒弃交通陋习,弘扬传统礼仪,一起体验文明之风、沐浴礼仪之美。携起手来,文明出行,做文明有礼杭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