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已经正式向亚运会组委提交了申请举办2023年亚运会的申请报告,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个申请城市,9月份就会有结果,从现在的情况分析,极有可能申办成功,作为继北京、广州后的中国第三个举办地,这对未来杭州十年的体育产业促进,体育市场消费的提升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它会将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推向亚洲,使之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带来的直接受益就是旅游收入的增加,就业率的提升,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等,这显然是件好事。但亚运会也是一把双刃剑,以往的案列告诉我们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引起重视。从申办起至圆满的举办成功,从这一刻起,杭州就应该就开始为之努力了。
信息反映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也作为杭州的体育产业从业者之一,从事体育产业已有十余载,站在杭州申办亚运的时刻,希望通过对行业的了解,提出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现 状
一、体育氛围不够浓厚。杭州近年来虽然为中国体育培养了不少人才,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游泳项目的孙洋、叶诗文等,羽毛球项目的叶钊颖、夏煊泽、桑洋、王琳等还不乏像举重这样的重竞技项目的占旭刚。但是这些都是专业体育的人才,其实申办城市的体育氛围是直接影响举办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加大力度鼓励并支持全民参与到各项运动中来,才能让每个喜欢体育的百姓更好的融入亚运会。
二、体育产业化进程缓慢。杭州作为浙江省的省会城市,自然也是整个浙江省的体育强市,产业强市。但是作为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显然与之前两个举办过的北京、广州相距甚远,而且近几年邻省江苏都已经超越浙江,走在全国前列。这样的产业与事业进程大大阻碍了亚运城市的形象,也给能否办好亚运会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三、现有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不合理。现有的体育场馆作为今后可能成为亚运会各比赛场馆的使用,存在着各种不合理因素,有建设、规划时就存在的问题,有场馆使用与比赛不兼容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怎么样将比赛场馆不仅能用于举办赛事,在举办完赛事后的全民健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才是关键。
四、政府购买服务的比重偏少。从去年国务院的【国办发】46号文件至今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文中都明确提到了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政府购买全民健身服务产品等的实施意见,还包括了对民营体育产业的加大扶持,政策倾斜,包括临时改建体育设施等政策,但是各级政府及城建、城管、体育部门都没有积极有效的实施或推进。
政府需要改变观念,体育产业的“万众创新”需要突破原有的不合理体质或老旧法规政策。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意味着很多的第一,很多的突破,但是政府作为体育事业的执行者,也作为监管者,应该更好的为体育产业从业者们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碰到新事物的时候不应该以老旧观念或怕担责任来阻碍其发展,应该以本身的发展方向对错与为社会经济效应与全民健身的结合来衡量项目推进的可行。
建 议
一、加强宣传动员,在全市上下形成浓郁的体育竞技氛围,媒体和相关行业协会加强关于亚运会申办以及历史沿革的宣传,加强杭州市民对亚运会认识,在全市形成申办亚运会的舆论氛围。
二、向杭州市民发放一定数量的体育健身券,凭该券即可以到其所在地相应的社区周边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加大每年各级政府参与全民健身的赛事推广,可以定期举办各种百姓喜欢参与的体育项目比赛,用以推广亚运会的举办,也将亚运会的氛围推高。
三、加快对本市体育产业的推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是相融合的,没有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没有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体育产业从业者的创新与坚持,各级政府在对体育赛事的举办审批,体育设施的改建、创建项目上应该明确政策,要打破传统的思路,对新型体育设施、体育赛事的建立、发展应该做出基本判断,只要是符合实际条件的,有理于推广全民健身的,又与社会效应相结合的项目,就应该鼓励支持,在审批、建设时应该给予尽力帮助,给予简化。只有更多的体育设施,体育赛事的创立、创新才会将全民健身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本市的产业发展,对举办亚运会的城市整体氛围的提高有显著的效果。
四、改变现有体育场馆的运营思路,将现在正在建造的或者即将上马的体育设施项目推到体育市场,由现有的主管单位提前来选定委托经营或者战略合作的运营主体,让运营主体来介入场馆设施的建造,做到满足赛事要求,但又能兼顾全民健身的功能,避免很多华而不实的场馆设施,避免重复装修,二次改建等浪费资源的事情发生。真正做到场馆设施为赛而建,赛完还能满足平时百姓的全民健身需求,不要只停留在口号上,那么多年一直没有有效的履行。
五、对体育产业实施过程中在税收、能耗(水、电、气费)的补贴,或者定价能够实施到位,降低了运营成本后,企业才有再创新的动力,也能有效的缓解体育市场消费的成本,这样一来,能够让更多的百姓走进体育场馆,真正做到全民健身。另外各级政府部门也应该解放思想,将很多制定的老旧政策不合理的政策加以修改,在执行中应该以项目本身的实际出发,尽力帮助企业解决在项目设立与创新中遇到的困难,不能以老的文件中没有提到,或者以原有政策来回避问题,应该积极引导,鼓励体育产业领域的创新,既然是创新就一定有打破的束缚。只有更多的创新,才能给我市体育产业带来更多的契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