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提要:
同期:民情观察员宋忠赤:它对社会的关注那个频度广度和深度其他城市很少见到的,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哪怕是再激烈的批判其实也是爱这个城市,市人大代表陈峰:如何把它做深做透最后做出成效这是我们的根本,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潘一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下去并且把它做成一个城市的品牌,浙江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徐敏:这个价值它是深植在根里面的,特约评论员王群力:圆桌会的潜在台词是什么最简洁的我比你更了解杭州,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无用者方为大用。
解说:2015年《我们圆桌会》进入第五个年头。开播至今,圆桌会一直在努力践行着“成为汇聚民智、沟通交流平台”的誓言。新的一年,如何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如何让市民更多听到来自决策者的声音?不忘初心,2015,我们圆桌会再起航。今晚圆桌嘉宾:专家徐敏潘一禾吴伟强。评论员:王群力。人大代表陈峰。政协委员张春霞以及热心市民。
主持人张平:各位朋友各位嘉宾,新年好,现在我们还是在年里,所以说还是给各位拜个年,新年新气象,在我们昨天圆桌会的节目里头,我们对今年春节期间,出现的新事物和新气象,我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那么今天我们很想听听,大家对我们这个圆桌会这个节目,在2015年有些什么样的期待建议,和好的这样的一种点子,所以说我非常期待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那么圆桌会从2010年开办,到现在已经5年时间了,那么在开办之前呢,当时有非常多的,国内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对我们这个节目进行了一个,这样的一个定位,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下,当时那个宣传片,他们是怎么说的。
宣传片。
主持人张平:好,这就是当初我们圆桌会,开办的时候,我们当时推出的一个宣传片,这也可以说这个宣传片,所表达的一些内容,是我们这个圆桌会,当时的一个初心,和这样的一个用意,那么五年过去了,我们想知道,就是我们圆桌会有没有达到,当时我们开办时的这种初心,和这样一种目的,在2015年大家对圆桌会,到底能够开办得更好,如何更好,我们今天非常想听听大家的建议。
热心市民罗勇:我作为一个热心市民,来讲讲我们圆桌会的感受,我感觉比较深的就是,以前我们关注一些小菜场,小摊贩的整治,你像我家旁边,原先小区旁边一个脏乱差的菜场,而且是临时菜场,后来节目播出之后,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关系,反正就是做过节目之后,我觉得没过多久,那边就开始整治了,现在很干净的,成了一个很干净的一个菜场,所以我觉得圆桌会,确实是在政府和市民之间,架起了一种沟通的桥梁,我觉得我们的,我们圆桌会这些编导人员,这几年也是蛮拼的,应该为我们圆桌会点个赞。
主持人张平:谢谢谢谢。
民情观察员田思宁:我作为一个市民代表,等于是又是一个民情观察员,每一次如果我需要发言的东西,我需要表达的东西,我基本上都会自己亲自地,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下,所以我就觉得,我们杭州的老百姓,对我们这个节目,是越来越关注了,因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所谈的问题,都是他们切身的碰到的事情。
热心市民顾亚娟:我觉得这个圆桌会虽小,但是平台很大,它是让普通市民和专家学者,坐在一起,让市民都能自己来,发表自己的一个观点看法。
市人大代表陈峰:这个圆桌会我也参加过好几期,感触也蛮深的,因为它是一个关注民生的东西,就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一些问题,印象很深,在2012年春节之前,我参加了一期,关注保安的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做了以后,我特别感触比较深,像我自己所在的这些社区,就是有组织的,就是老百姓以前可能就是,三三两两的给保安送一些,年货什么的,年货送一点水果什么,这个节目做完以后,我觉得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惯例,就是关注身边的,默默奉献的这些人。
主持人张平:我们叫熟悉的陌生人。
市人大代表陈峰:对熟悉的陌生人,对我觉得这个节目,起到了这样一个,推波助澜的一个作用。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吴伟强:我觉得这个节目到目前为止,已经不是仅仅是交流,达成共识它已经,我们提出的很多的共识,很多的建议已经落实到,城市的管理和建设过程中,在推动这个城市的发展,所以他已经产生了,一个实际的效用,而且这个节目,就是我们调研的结果来看,它已经形成了相对来讲,比较固定的一个受众群,市民其实很关注,有一次我在停车的时候,那个收费员老盯着我看,我说你看什么,他说你谈了个停车问题什么什么,甚至有一些送外卖的、售货员,他们也在看,而且一看以后就会形成一个,比较习惯性的收看定式,更多的是政府官员,看的特别多,还有就是学术界,作为我个人来讲的话,我觉得这个节目,它的那种视角,它的那种分析的方法,其实是在,因为我是搞研究的,其实是在带着我去看一些新的问题,用一些新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因此我自己从圆桌会议,受益也挺大的,从全国的层面来讲,在一个城市里面,有这样的一种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开放到这个程度,而且有些问题深入挖掘到这个程度,是少见的,另外有很多的朋友,我把这个节目,把链接发给他们,叫他们看看完以后,包括很多的学生,他们说他们发出的第一个感叹,就是杭州居然能有这样的节目,居然这个话能够讲到这样的程度,你们这个政府了不起,这个感受我是非常明显的。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我说几句,我很喜欢杭州这个城市,那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杭州这城市,它包容、开放、大度,那么城市的管理者非常亲民,他就是很容易,就是倾听市民的呼声,市民的意见,我觉得这个沟通是很通畅的,那么还有一点,杭州的媒体比其它城市更有力度,就是更大的而且更开放,起码我到这儿来,我到圆桌会来,我的发言我都是出于内心的,我没有什么遮掩的,而且我说话有的时候很刻薄的,那么你们也给播出来了,也是说明你这个节目的,包容性也是很好的,那么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个节目已经到了五年了,我们也需要做一个反思,做一个总结、做一个调整,看如何在未来时间里,把这节目做得更好,这个我觉得今天做这个节目,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持人张平:好的。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吴伟强:其实我们圆桌会,一直在倡导一种情怀,是吧我们对城市的情怀,这个在我们早几年的节目里,我们反复地讲,我们应该对这个城市,对市民包括对自己,都有一种情怀,哪怕是再激烈的批判,其实也是爱这个城市。
主持人张平:对圆桌会五年了,我在这儿特别想说的是,圆桌会之所以能够坚持到五年,是跟各位跟我们电视机前,很多很多这样的朋友们,对我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在这儿,我还是特别想跟大家说一声,谢谢你们的支持谢谢你们,另外今天其实做这个节目,我心里还是有点儿忐忑不安的,为什么呢,五年等于说今天节目像个小考,对我们来说是个考试,我们今天在座有两位专家,一位是徐敏老师,还有一位潘一禾老师,当初王群力老师也是,他是我们这个节目初期的时候,中心策划者之一,所以说我心里很忐忑,就说我们五年下来,我们到底有没有,就是达到我们当时,这些专家们给我们设定,这个节目时候的,那种目标和初心有没有达到,所以说我特别想听听两位老师,我们做的还行吗。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潘一禾:我觉得圆桌会五周年了,我听说你们栏目,其实是两年一变,一年一变是王道,我觉得当初一开始就是希望能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坚持下去,并且把它做成一个城市的品牌,然后在这个城市的品牌里面,是让尽可能多的市民,能够参与到这个平台里来,同时让本地的学者,对本地的事情能够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要邀请政府直接地,来跟大家对话,那像这些初衷我觉得都实现了。
浙江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徐敏:我可以打个优。
主持人张平:谢谢不容易。
浙江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徐敏:是我觉得这个,因为每一个节目,它有每个节目的特质,这个节目本身,它这种特质在现代传播当中,在现在的大众传播当中,它有没有它的存在价值,那这一点就是毫无疑问了,这个是一个,像一般的地方的这种媒体,可能更好地要做到的,就是一个它的社区性,我觉得这一档节目,之所以有生命力,这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它的社区性做得非常好,而且这个社区性是建立在,它的这个理念,跟一般的有一些社区节目,它的价值是不太一样,其实最初的理念,建立这个节目,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认为这个城市,是我们大家的城市,对是我们的城市,所以叫我们对,是我们的城市,不是你政府的,也不是你某一个老百姓,或者是你某一个企业的,也不是说你某一个学术圈,你说这样行那样不行,而是是我们大家的,对所以用这样的一个圆桌的这个形式,实际上它体现了,就是它是没有中心,对没有权力中心的,在这个话语上面它没有权力中心,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圆桌会就是说,能够被方方面面来认同,这一点很重要。
评论员王群力:在这五年当中,他们曾经也有过困惑,但是坚持下来了,现在看到山重水复,就是一派新的景象,实际上在这个当中,圆桌会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一下,杭州这座城市的特质,刚才忠赤也讲了,就是这座城市它愿意倾听,尤其是几任领导下来,他都能接受这种方式,从专业的领域来分析,它的成功,而且关键是它不急不利,就是也不做的特别夸张,也不做的粉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才可以持续发展。
主持人张平:我们就把去年2014年,圆桌会大概做了多少期节目,有多少人参加,整个大致的一个情况,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
Vtr1:,新闻内容:伴随着2015年的到来,《我们圆桌会》迈入了发展的第五个年头。开播四年以来,怀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我们的圆桌前也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杭州市民,为我们的城市建设、百姓生活贡献智慧。2014年2月15日,《我们圆桌会》启用了全新的演播室,原本放置在中央的”有形”圆桌被撤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为开放的“大圆桌”——每期嘉宾人数从6人增加至12人,更多的热心市民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来。为了倾听更多市民的心声,2014年下半年,栏目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微圆桌”,通过微信征集讨论话题。2014年,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铭先后三次走进圆桌会,与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心市民面对面,就“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和“2015政府民生十件实事”等话题,进行了热烈互动。,在过去一年中,先后有1400多人次的嘉宾走进我们的演播室。30多个职能部门、100多位政府官员,与热心市民一起,围绕城市治堵、汛期防涝、垃圾分类、大气治霾、清水治污、食品安全、协商民主、物业管理、智慧城市、医疗改革等60多个话题,进行真诚的对话与交流。其中一些城市治理中的热点问题,如养老、治堵、垃圾分类、大气治理,圆桌会都持续进行了关注。
(同期声:市环保局吕晓峰:困惑我们大家的叫雾霾,它跟原来的污染,性质是截然不同的。,民情观察员田思宁:政府出了这么一个文件,让我么老百姓来提意见。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个法规出来之后,我们杭州的城市的空气能够有一个大的改观。,通过优化交通组织和倡导停车熄火行动,起到环保的作用。)
作为参与城市社会管理的组成部分,圆桌会在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2015“民生十件实事——市长听你说”》节目播出后,很多参加节目的市民都得到了相关职能部门的回复,大家的建议意见也在今年十个方面的民生实事中得以体现。
(同期声:绩效信息员范和平:园文局相关处室的领导跟我联系了,他们是通过电话的方式跟我联系的。热心市民陈晓伟:针对四条断头路这个建议本事的话,我觉得对这个回复还是满意的。)
圆桌会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及时反馈信息给政府相关部门。2014年,节目中提出的诸多建议,都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针对节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快讨论、研究相关政策。
(同期:市公安局交警局治堵办主任阎浩:我深深感到我们职能部门责任重大,同时的话,也觉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很多专家,还有些我们的市民,对交通目前这个状况,是非常关注的。提了很多和好的建议。
杭州市科技局巡视员楼健人:那次会议以后,也有很多人发邮件给我,也有打电话来问,比如说哪些政策可以享受,或者咨询。这样就达到我们当初目的了。)
主持人张平:应该说这是2014年,我们圆桌会大致的一个情况,做了多少期节目,有多少人参加我们这个节目,我们关注了什么话题,其实五年来的话,那就是五六千人次,已经参加了我们整个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这样的一个参与,所以说也就是这样,因为大家共同的一种支持,所以说圆桌会才走到今天,我们说了就是,刚开始我们这个节目开播的初心,就是几个关健词,主要就是沟通交流,民主的表达,让整个全市的每一位个体,都能够参与到这个城市的,进步和建设当中来,这是可能最主要的核心论点,所以说怎么样能够,再更好地达到它这样的一个目标,所以我特别想听听,大家给我们这个节目的建议。
民情观察员宋忠赤:那我的观点认为,就是你的形式上我们可以有更新,但是这不是最主要的,它的生命力在它的内容,就是你说些什么你讨论些什么,这个内容是它的生命力,选题要有亲民性,亲民性就是能够是,决策部门还有就是我们的市民,都关注的问题。
评论员王群力:我接着他的话说,我觉得圆桌会如果说要提升的话,是这样,比如说我们今天来谈一个话题,比如说一个命题,今后五年杭州会怎么样,前五年杭州以前是没有地铁的,房价还很高,今后五年杭州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恐怕要做这样的顶层的思考,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大思考之下,这是一个,第二个我觉得我们的今后的话题,能不能让市里面的领导,或者说决策部门更加关注,确实他们也非常困扰的问题,第三个就是市民真正,有些看起来很枝节的问题,市民很焦虑,但是决策部门就没有感觉到,我们这里能不能反映出来。
民情观察员田思宁:按照我平时经常在参加,圆桌会当中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我们很多的职能部门,他们在圆桌会上面,听到我们的意见之后,但是这些意见,要得到很好的一种改变,我觉得还是做得非常不够,那么我就想我们这个节目,能不能够就是多做一点,就是能够让这些职能部门,他们如果有一个大的政策,或者是一个方案要推出之前,能不能够通过我们的圆桌会,给他们做一期节目,听一下老百姓的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双方之间的辩论,最后达到一个共识,这样的话我就觉得,跟我们的生活,跟我们的城市的治理,会更加贴切。
热心市民罗勇:选题上呢,我就觉得我们不能光把圆桌会,作为一个批判性的节目,还应该有一些好人好事,还是应该要去做的,就是说要作为一个弘扬作用,就是说对不管是政府做得好的,或者是社会上一些市民,或者一些现象也是比较,具有在全市,具有一种普遍引领作用的,这些东西也可以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