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立交桥下停车场 如何提高利用率?
hwyst.hangzhou.com.cn  2015年06月09日 15:08:06 星期二

  杭州市人大代表樊德珠:我觉得我们讨论这个话题,还是蛮有意义的,至少我觉得它引申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一个大家在说这个停车场,是不是就是说停满的问题,其实是涉及到我们政府的投资的合理性的问题,它的资源配置的必要性,比如说16个立交桥下的停车点,它当时在投资的时候,比如说布点都要布,但是有些可能没有必要设立立体的,那么这样成本就降低了,那么我想车位很多,老百姓肯定很欢迎,正因为它是政府投资了,但是又不起到作用,所以老百姓有意见,这是我觉得可能给我们引出了一个话题,第二个我是觉得,收费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可能收费高不是真正的原因,它的布点跟老百姓的需求之间,我觉得这个肯定是有一定的问题。

  主持人郑煜:那么我想问问其他的居民朋友,你们觉得300块钱包月,每小时4块钱,价格高吗?

  热心市民楼建明:高,因为老百姓来说,一个价格,刚才很多朋友也讲了,都是价格问题,你去听,都要找不到车位他才会去考虑,价格如果下来了,现在他们搞金融的有一个叫资金流的,你资金流起来,你肯定有钱,慢慢地就会形成一个杭州话就是杭儿风,大家来停了,慢慢人就多了。

  杭州市人大代表樊德珠:那其实我就觉得政府,它也应当考虑它的投入成本和产出,确实也应该把价格再降下来,那么这样的话就是,可以应对我们一些就认为它比较高的这些市民的需求,也可以就是客观上,再缓解一些停车的紧迫的问题。

  热心市民罗勇:我觉得价格高不高的,可能要仔细分析一下,要分人群来看,就是说像艮秋立交桥,它有它的周边有特点,它商户多,周边可能写字楼多。

  主持人郑煜:就有被需求。

  热心市民罗勇:对,有需求,它那个相对来说人群的承受能力,会比较强一点,然后到飞云江秋涛路这边,可能小区多居民多,他们的承受能力可能就相对低一点,这就提醒我们的管理者,就是说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定价格。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我觉得有五个原因,这是综合性的,单独拿出一个来讲都不成立,第一个区域布局问题,我们杭州市停车位,最近这几年要加大力度建设,建设力度的确是很大的,公共停车位每年8000个增加,但是停车位的具体的布点,以及相应的数量,在建设的时候,基本上是不考虑居民的需求状况的,我建了以后到底有多少的需求量,基本上没有的,都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每年5万个停车位,你一定要下去的,市中心有些地方没位置了,那么见缝插针,能够做到这一步,我们有关部门,已经做得很累很累了,已经要给他们点个赞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来考虑具体的位置问题,所以它与居民的实际停车需求,我可以讲没有研究过,这是第一点,完成任务。第二价格问题,价格其实是无所谓高低的,真正有需求的地方,比如说他们律师楼在的地方,你给他500块钱600块钱包月,他也会停的,他停得起,有些老百姓比如说,他小区里面,本来已经很好停了,或者整个小区收入状况,都是比较低的,可能给他免费他也不来停的,所以价格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没有差异性,一刀切比较多,而且老是喜欢,政府管理为了自己方便,最好包月包掉,我不用派人管了,临时停车收费弄闸道,还要建系统,政府也有希望一刀切,能够把它切掉的,不追求差异化的,这样的原因在,这是第二个,第三个我个人认为,这种立交桥下的,公共停车泊位,既然它是作为公共停车泊位的话,最好是不要包年包月,就是临时停车,加快它的周转率,那么要加快周转率,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诱导系统要好,讲到诱导系统,我就问一个问题,我们杭州停车诱导系统肯定就趴下了,请问能不能给我一张APP的地图,拉出来以后杭州所有的公共停车位的停车状况,哪些是满的,哪些是空的,哪些停车率是多少,现在什么状况,有吗?到现在为止没有这个,只有布局可能有的,第四个不能不说,居民的习惯也是有问题的,最好停在楼底下,然后电梯上去,直接就是自己家门,中国人图方便嘛,图方便以后让我不方便,所有的原因都推到别人头上,这是我们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于是有人讲服务半径是多少了,200米到500米,当然车位配建的确是有200米300米500米,不同情况,的确是有这个要求的,但是我们就问一个问题,停车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你稍微走几步路,不是低碳出行吗,不是吃完饭以后还要暴走,还健身吗,但是一跟停车问题,牵扯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方便,所以我懒得去,然后说你价格高,价格低下来以后也不要去停,绕来绕去很不方便的,这是个习惯问题。再一个,如果说旁边有地方,比如说钱航讲的,停停靠靠,反正交警也不来罚,执法是不是严格,是不是执法严了以后,把那些违法停车的车辆,可以倒逼到立交桥下面去,综合的原因进行考虑,单独一个拿出来,这个理由都不成立。

  主持人郑煜:蓝老师您一直举着笑脸,你支持吴老师的观点,你怎么看?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蓝蔚青:这几个观点我都支持,这里面确实需要统一平衡,应该有个相邻的停车场,应该有相邻的收费水平,这个我觉得是不是需要,通过财政来进行调控,这里我觉得要树立两个意识,一个是停车缴费天经地义的,因为什么呢,财政的钱是纳税人的钱,我们开车一族毕竟是一部分人,我们没有理由要求,全民来给我们付费,自己应该拿一点,我想这个大家也是能够接受的,第二个我觉得,恐怕现在还没有想到的,就小区里面停车比较便宜的,当然如果你小区里能停得下的话,这个没话说,但是一旦小区里挤不下的,现在大家怎么办呢,我拼命往里挤,甚至开到绿化带上去,我也是居民,凭什么你是很便宜在那里停车,我后买车的,我要花很多钱,又走很多路,到外面去停,像这种的能不能就是你通过业委会讨论一下,我们的小区车停不下了,必然要有一部分,要停到外面的公共停车场去,那么能不能我们小区收费提高一点,多出来这部分,补贴到外面去停的,这样就公平了,你在里面停的走的路少,你多交点钱,我在外面停的走的路多,补贴一点钱。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杭州停车位建设,到目前为止有个思路,我觉得有个很大的矛盾,到目前为止一直没解决,我们经常被两种,莫名其妙的矛盾的思路,牵着鼻子走,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居民说停车很难了,要解决我们停车问题,那么怎么办呢,想尽办法,只要能够落地的,只要有空余的地方见缝插针,能弄几个弄几个,接下来说市中心太堵了要治堵了,于是有些人提出来概念是什么呢,中心区域不能建太多的停车位,中心区域建了太多停车位以后大量的车子全部引到中心区域来了,应该把更多的停车位,建到周边去,于是周边又建了很多的停车位,这样的最基本的思路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杭州停车位建设,唯一值得充分肯定的就是数量在不断地上升,与车辆的这种差距在慢慢地缩小,仅此而已,其他的起步阶段,我只能讲起步阶段。

  主持人郑煜:我想问一下职能部门,叶科,对于消费者市民来说,最直接最感官的就是,、我要交多少钱停你这儿便利不便利,现在是不是你们所掌控的停车场16个,都是300块钱包月?

  市城管委停车收费监管科科长叶文文:不是。

  主持人郑煜:不是,你们价格是什么样的?

  市城管委停车收费监管科科长叶文文:是这样子,有一部分停车场价格比较高的,像500块钱一个月也有,它是需求特别高,对于我们来说决定一个停车场它是否停车率,它主要是需求,价格在这里面,其实它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高.500块钱一个月的,它包满而且爆满,200块钱一个月的没人来。

  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蓝蔚青:我再插一句,价格往往是在基本上,距离差不多的情况下,这个价格是起作用的。

  市城管委停车收费监管科科长叶文文:对对,主要是需求。

  主持人郑煜:还有其他原因吗?

  市城管委停车收费监管科科长叶文文:另外一块就是说,政府投资的停车场库的运营成本,我们一般来说,我们对它不要求,这个投资停车场库,要收回建设成本,但是我们要要求基本上就是说你要保本,这个实际上的成本价格,跟小区居民,跟附近居民的心理落差是有的,而且是比较大的。

  市政协委员游季江:刚才大家都谈到了,一个是需求问题,一个是价格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做分析的时候,可能忽略了一点,飞云江路口这一带的需求,并不是说没有,有居民需求有周边写字楼需求,那么周边写字楼需求在哪里呢,在太和广场这一带,因为现在A的车库,因为造立交桥拆掉了,现在剩下个C和B的,那么如果这边加起来也没有多少个车位,那么刚才我听说是100多个,100多个我在那个太和广场那一带,何止100多个,那么我们现在定出来的价格,刚才叶科讲了,我怎么收钱是收不回来的,就运营成本只是考虑,那么我们如果在考虑价格问题,能不能作为一种差价,错时的一种价格,比如说白天的需求写字楼的,晚上的需求是业主的,周边的群众如果是小区里停100块,我晚上停在这边是150块,是一般能够接受的,往往现在就是皇帝女儿是皇帝的价格,他不让价的。

  主持人郑煜:所以您的原因也就是觉得其实他有需求,但实际上还是价格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游季江:这边市场没有细分,需求的市场没有细分。

  热心市民楼建明:价格的差异化没做好。

  主持人郑煜:价格差异化,好的,今天我们的现场,我们请来物价局的周处,我想问一下周处,对于立交桥下面的停车位,它这个价格,物价部门有没有指导他们多少价格。

  杭州市物价局副调研员周一东:举我们飞云江立交桥,下面的停车场为例,它这个停车场我们批给它,是每小时停车收费标准是4块钱,然后你如果停1天,我们最多明确规定不能超过6小时的收费标准,你就是停24小时,你只能收24块钱,那么包月,也就是说我们给他的上限标准,就是24块钱乘上30天,也就是720块是它的上限,在这个上限范围之内,由你的停车场的经营管理者,与停车业主来协商,来确定这个数。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按照物价局的定价标准,就是说管理部门和业主可以协商来定这个价格,那他们不规定这个底线,那么好,城管科这边作为经营管理者,他跟业主在谈价格的时候,只要保本,价格可以降到。

  市城管委停车收费监管科科长叶文文:保本线。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理论上是这样,底线是在这个地方,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说,如果说市民要求,或者说很多人认为这个价格太高,或者说认为价格降下来以后,理论上可以增加停车位的利用率的话,那就所有的压力,全部压在你们这里,要降这个成本。

  杭州市物价局副调研员周一东:我插一句,实际上我们从今年的6月1号开始,就是说江城路的那个停车场的收费,实际上已经降下来,因为它停不满,当时空置率高,但是降了之后,还是这样的问题,效果不明显。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那继续降降到100,实在不行降到50,实在不行免费,看看价格起不起作用。

  杭州市物价局副调研员周一东:这个免费停车场,实际上也出现有空置的现象。

  主持人郑煜:那么我想问一下,空置原因是什么,设置得不合理,需求等等,诸多因素。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但是问题是什么,这盘菜已经交到你这里,你变不了,你只能在你有限的管理权限内调来调去调,你已经去调了,调的结果也不理想,这是一个问题,那么我们要问你,为什么这盘不太好的菜,老是交到你这里,是谁把它交到你这里的,这是第一点问题,第二个问题。

  主持人郑煜:这是原则了。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好,接下来这个菜,这16盘菜交到你这里以后,你已经非常清楚,它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逻辑非常严谨,你这个东西有没有回溯过去,他们规划建设选址设计等等,这些东西在做的时候,有没有采纳你们的意见,我觉得很难有这个回溯过程,这个回溯过程为什么没有。

  主持人郑煜:有吗叶科?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很难,你不用讲了,你讲了得罪人,我帮你讲了算了,因为我们发现太多的现象,建一个它的效率不高,原因分析清楚以后,交给有关部门提意见,其实各方都在提意见,我相信蓝老师他们也在提意见,市民的意见有关部门也听得到,你职能部门作为末端的管理部门,你们的意见说老实话他们也听得到,但是听到以后,最后的结果还是同样地重复,所以这个回溯机制,就部门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合力。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 荣获“2014年度人民建议先进集体”称号
·省政协常委陈琪一行考察杭网议事厅
·“杭网议事厅”走进市民之家聆听新年新期待
·2014年记者节 杭州网记者进社区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