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不知道你走在西湖灵隐景区或留下一带时,是否低头留意过路边草丛堆里、溪沟边、树林下,星星点点冒出的白色小野花。绿色枝叶矮矮地贴着地面匍匐生长,开出小小的白色十字花冠。它的叶子很特别,能一眼从杂草堆里认出来,每一片都是完美的心形。
这种在杭州西湖景区不经意就会遇见的野花,究竟是什么呢?
在最新出版的《杭州植物志》里,它终于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名字:心叶华葱芥。这是《杭州植物志》编纂过程中,研究团队唯一发现的一个新属,而且是我国华东特有的一个新属。从目前已知记载来看,全球其他地区都是没有的。
《杭州植物志》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本植物志书,第一卷刚刚出版,第二、三卷将在今年底前出版,是目前为止收录杭州市区维管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最多、最全的志书。项目启动于2012年,历时5年,第一次地毯式地对杭州八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内的植物进行了调查、采集和记录。在杭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资助下,由杭州植物园、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的多位从事植物资源调查和分类学研究专家联合参与。
这么多年它一直找错了亲戚
心叶华葱芥 Sinalliaria limprichtiana
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高15-50cm。
花、果期为每年3月下旬至6月。
开小白花,十字形花冠,心形叶子,基部枝叶贴地呈匍匐状。如果你是“博物控”,来年春天想去寻找这种野生小花,认准这四个条件,基本就是“心叶华葱芥”了。杭州主要分布于西湖景区,如灵隐景区、飞来峰岩壁上、九溪烟树一带、桃源岭、理安寺附近等等,还有留下、余杭塘栖等地,多见于林下草丛间或岩石上。另外温州永嘉、宁波、仙居等有少量分布,安徽和浙江交界,黄山、歙县也有分布。
临安昌化有变种为“大叶华葱芥”,叶子的形状不是心形。
198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中记载,106年前的清末,就有人在浙江采集到了这种心叶形野生小花。因为它长得像常见的一种野菜碎米荠,一直被叫做“心叶碎米荠”。也有人把它当成“诸葛菜”,中美合著的《中国植物志》英文版就将它定为“心叶诸葛菜”。
但在已经出版的第一卷《杭州植物志》中,这种小野花被明确命名为“心叶华葱芥”。它被归于“十字花科”下一个全新的属(植物分类学上的等级名称,“科”下分属,“属”下又分种),叫“华葱芥属”,其下只有这么一个独生单种“心叶华葱芥”,变种为“大叶华葱芥”。
新属发现人金孝锋博士是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的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系统进化研究,同时也是浙江省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浙江省内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新属,是很难得的。”金孝锋回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上一次浙江境内植物学上发现新属,还是1986年,张渝华发现泡果荠属。”金孝锋举了个例子,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1916.6.13-2013.6.20)一生新发现了1700多种植物,但发现的新属只有8个。
心叶华葱芥?它究竟是葱还是芥菜呢?面对我这个“植物学小白”抛出的疑问,金孝锋教授忍不住笑了:“不是葱,也不是芥菜。就是种野生小花。这个名字的来历暗合了发现的历程。”
“葱芥属”的植物是有葱蒜味的,但临安昌化云溪坞的“大叶葱芥”却是没有味道的。这引起了金孝锋的兴趣,解剖种子发现“大叶葱芥”实际上和他在杭州灵隐飞来峰岩壁上采到的心叶野草种子是同一个物种,属于这种心叶植物的变种。进一步植物学解剖确认,它们既不是美国人认为的诸葛菜,也不是中国人认为的碎米荠。
2006年开始,金孝锋把自己的这一研究结论向国际各大主流植物分类学杂志投稿,但当时他的观点和欧美很多十字花科分类专家不一致,经历了7次退稿,直到2014年在新西兰的《植物分类群》学报上发表。
“命名的时候,我特意加了个‘中华’的‘华’字,表明这是我国特有的一个新属,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的。”金孝锋解释,“但是华葱芥和美国葱芥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植物,美国葱芥有葱蒜味,有药用价值。心叶华葱芥没有味道,究竟有什么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为什么浙西北地区会冒出一个全世界其他地区都没有的“心叶华葱芥”呢?金孝锋给出的回答是:“像杭州市内最高处在临安清凉峰,最低处在余杭东苕溪平原。地势高低悬殊,局部地区小气候资源丰富,保留了一些原始类群。其中不乏珍稀、特有且起源古老的植物,如银杏、夏腊梅等等。据目前的研究推断来看,心叶华葱芥很可能就是由古老的植物产生的新类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