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网首页 | 议事厅首页 | 网上服务 | 热点热议 | 问计于民 | 新闻发布 | 民生恳谈 | 记者出击 | 政策库 | 使用帮助 | 议事厅简介
当前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与网友共议宪法>相关新闻>
 
在思想丛林中树立宪法权威

2012-11-29 20:35    杭州网

基于中国转型面临的各种问题,今日之思想界非常活跃,这种活跃是一个开放社会话语权竞争与解释力较量的正常反应,也是一国之文化“软实力”生成的前提。与过去思想界讨论的话题相比,今天思想界争鸣的焦点正日益集中在一些政法命题,由一些思辨性的价值奠基工作更多转向对公共政治生活与制度安排的设计、讨论与辩难。

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无论各种思想主张之间争鸣有多激烈,却都有一个共同点:今年正好实施三十周年的《宪法》并没有像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些立场的思考根据与思想论据。《宪法》中需要提炼出来的当代中国政法原理没能很好地成为任何一种立场的思考辅助线。我们很难发现思想界在认真对待中国宪法,在著述或思考中认真诠释、重塑、论证中国《宪法》中蕴含的基本规范与思想主张,也很难发现思考者依中国宪法的原则、原理、规范作为体系化思考的起点与前提。思想者们对于中国政制设计所依赖的思考根据更多存在于各种西学资源与传统思想。

无论是西方的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林林总总;还是中国传统的思想学说,都有力规定着当下中国思考者思考与言说的想象空间。这里带来的问题不仅仅是常人所讲的思考陷入路径依赖或单纯移植,更重要的是引发开放社会思想争鸣蕴含的“异议风险”,摧毁集体行动与制度设计所需要的信念共识。思想和言说永远有异议,宪法的作用就在于它为一个共同体提供最基本的权威,是一种公共理性的平台,它为各种思想论争提供公共准据,在公共规范上评判思想的有效性与解释力,也通过这种论争对准据本身进行适当调适与发展,成为“活的宪法”。

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应该是依照宪法而展开的生活,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原理就是从宪法中不断续写与开掘的原理。今天之吊诡就在于既然要商谈中国公共秩序之建构,又怎能让作为秩序之准据的宪法在思考中缺位呢?

现行宪法实施了三十年,但不能成为今日思想界思考的依据,说辞估计有二:一是现行宪法内容不够理想,不能提炼出有效的思想资源。环看世界与历史,无论是美国宪法还是德国《基本法》,都不是某一种思想立场的产物,都处在“多种价值观的总决断之下”,宪法的理想性更多是在国家与人民真切的政治生活实践甚至教训中才逐渐生成,而在宪法框架之下的思想论辩和语词交锋则尤为重要。

二是现行宪法实施不够理想,缺乏对现实的影响力。然而,我们要说,宪法实施的模式同样不能先验地设计或照搬,《宪法》的作用也绝不仅仅是如普通法律一样个案式地裁决纠纷,本质上讲,它为公权力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根本法”的训诫与持守,而这种“根本法”思想才是豁免人治、形成公共权威的关键。所以,中国《宪法》应该成为一种思想论据,而不仅仅是法律依据。

我们接受的是什么样的宪法?这里要回到德国法学家凯尔森最深刻的洞见:宪法捍卫的是一种中立性,它能够为各种具有理据的思想提供制度的平台而避免轻易的实质价值判断,正是这种立场上的中立性与结构上的开放性才是宪法权威得以树立的根本原因。

宪法的开放性意味着它具有一定的思想包容,只要特定思想能与之发生价值上的基本融贯;还意味着它是建立在自我反思调适的实践机制之上,它本身也可以通过解释而保持实践理性。宪法的权威并非简单靠《宪法》序言的规定而确立,最终在这种不断评判、吞吐各种思想并保持反思调适能力的基础上得以确立。

如果思想界不重视《宪法》的思想资源,而仅仅指责宪法及其实施本身的局限,而各种思想的鏖战也因没有公共准据而无从建立基本的共识,则耽误的不仅仅是务实设计制度的契机,更无法真正建立一种公共的生活。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王旭    编辑:赵恬宁    
法治思维实质应是依宪治国宪法监督制度:改进、发展与完善
 【相关阅读】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赵恬宁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