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杭州人才市场10%人事代理档案成“死档案”
人事档案依旧很重要,求职、升学、晋级、政审、退休等都要用到
人事档案委托办理现场 本报资料图
又是一年毕业季,即将离校的大学生们忙着找工作。有一样东西不得不提一提:人事档案。
一尺见方的牛皮纸袋装载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信息,是一个人身份、学历、资历、信誉的认证,也是用人单位掌握员工情况的重要依据。
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人尤其一些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对人事档案持可有可无的态度,大多数人表示,现在找工作看重的是能力,户口和档案一类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甚至有人表示,人事档案落在就业单位岂不影响跳槽?
在杭州人才市场人事代理的档案中,有5年以上的没来续办手续,补充归档材料的“死档案”有上万件,占了总量近10%。
人事档案是不是真的已经一无是处?
故事1
大学毕业后不再过问档案
影响职称评定
前几年,本科毕业的小朱回原籍就业,所在学校把他的人事档案发回原籍。其就业单位没有管理人事档案的权限,也没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而小朱自己也没把档案当回事。
最近,他到杭州发展,进了一家新单位,新单位要根据他的职称级别发补贴,这时,他才向相关人事专家咨询评定职称的事。但是,由于他毕业当年未办理就业手续,其档案中缺少相关材料,只能先补相关材料再进行职称评定。
“根据国家职称评定规则,评上初级职称后还要四年才能评中级职称。那么,原本已可以评定中级职称的小朱耽误了中级职称评定,只能对补贴‘望洋兴叹’了。”
杭州人才市场人事代理服务的负责人戴处长说,“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人因为平时不重视人事档案,而到关键时刻贻误机会或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的情况。”
故事2
“海归”找不到自己的档案
工作陷入僵局
再说一说一位杨女士。前几日,杨女士被某银行录用,但是之前她没有及时把与原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解除证明归档。结果,新单位在审查档案时,发现其中记录的情况与杨女士的简历不符。这样一来,新单位对杨女士的简历产生了疑问。
为了能顺利入职,杨女士只好重新回到原单位补齐材料。因为离职时间久远,原单位早已搬家。杨女士几经周折才找到原单位的新地址,拿到了解除证明。
杨女士是属于运气好的人,虽然到最后补全了所需材料,但整个过程颇费周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极大地影响她的正常工作、生活。
而黄先生就没有杨女士运气。1994年,黄先生在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后就出国深造,当时没有过问自己的人事档案去向。近20年过去了,最近他回国了,并在北京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时候,单位要调他的人事档案,他却不知道该上哪儿找自己的档案,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