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院前急救 你了解多少?
hwyst.hangzhou.com.cn  2015年01月29日 11:38:05 星期四

  分提要

  解说:如何让条例真正落地?

  方扬帆(热心市民):比如说每个公司必须要,5%的司机有这个技能。

  王平(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童子军培训里面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

  朱成方(新闻评论员):我觉得应该成立一个,专业的培训机构,就像制定立法的实施细则。

  解说:稍后我们圆桌会继续讨论。

  主持人郑煜:大家一直在探讨,有关于院前急救,有一点我们在想,这个条例出台以后呢,它针对的是就是说,首先是你最基本是,你要懂得院前急救的知识,那么杭州目前,到底有多少市民知道这个呢,我们通过VTR来了解一下。

  VTR

  提问:你了解急救常识吗?

  市民:不知道哎。

  市民:以前上班有培训过。

  市民:差不多有一点(知道)。

  市民:基本上有一些知道吧。

  市民:没有。

  市民:不怎么了解。

  市民:有一点。

  市民:没有这方面知识,不太了解。

  市民:可能说只能了解一部分。

  市民:不是很清楚。

  市民:不了解。

  提问:这些情况你能急救吗?(溺水癫痫心肌梗塞胸腔骨折烧伤)。

  市民:有的可以的,溺水烧伤(可以处理),这个(癫痫)吃不消弄的。

  市民:溺水(急救可以)吧,心肌梗塞的话这个可能不知道。

  市民:溺水可以(急救)吧。

  市民:烧伤吧用凉水冲洗。

  市民:心肌梗塞(和溺水急救)也是差不多吧,按胸这边这种(方法)。

  市民:溺水(急救)可以。

  市民:溺水(急救)OK的,溺水(急救)我会一点。

  提问:你会做心扉复苏吗?

  市民:气道打开心脏这边胸廓按压,然后人工呼吸。

  市民:把人下颚抬起人放平。

  市民:(按压)这个位置,(一分钟要按压多少次),这个不清楚。

  市民:这样子压在胸口。

  市民:这个地方,(然后呢),然后捏着鼻子人工呼吸。

  市民:就是在离他胸下,两手交叉这样按压一下。

  市民:应该就(按压)心脏这边,胸口这边吧。

  记者:人工呼吸频率是多少?。

  市民:频率反正要很快很快的频率。

  市民:手交叉按着。

  记者:按哪里?

  市民:按胸口胸下面一点点,压五次再(人工呼吸)一下。

  主持人郑煜:刚才我们的市民朋友,就是对于我们记者的街采,他们都进行了回答,在这儿呢我还是想问一下袁科长,您是作为院前急救方面的专家,刚才视频当中的市民这些回答,你听了一下看了一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袁轶俊(杭州市急救中心急救科科长):刚才张茂主任也在旁边在笑,那么有些是应该说是,错误比较多的,但是每个市民我觉得都很踊跃,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从电视上看的,或者培训上来的,都会尝试着去做一下心肺复苏,这一点是很好的,那么按压的位置,按压的频率,那么刚才很多人都说错了,那么还有一个不正确的,刚才我听到心肌梗塞心肌梗死,他是用心肺复苏按压,那这些还是不正确的,心梗这类病人,应该说当时发病的时候,心跳呼吸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他是局部的,区域性的心肌有缺血症状,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那就不要去做任何动作,减少他的心肌耗氧量,你让他平静躺着,那么有可能的话,给他嚼服阿司匹林,那么及时打120,等待着我们到来,如果有可能吸氧的,吸点氧气那是最好不过,而不要去做,胸外按压这样的动作。

  曹骏(热心市民):我觉得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更多的就是我们在思考,如何让我们这项培训的工作,去更广泛地更深入地,更有效地得到开展,我刚才听了领导专家,对于院前急救条例的解读,我得到一个不完全的印象,就是好像医务人员,不是很相信我们这些民众的,这个救治的能力,当然专业事情,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做,但实际情况是,一旦发生这种事情,有可能到达现场的第一救援者,有可能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民众,那么现在我们就是需要,你们这些专家,用专业知识来武装我们,武装我们这些有热心的群众,那么我想请问一下,这个工作到底是谁在管。

  应旭旻(杭州市急救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那个急救技能的培训呢,他一般会有三类的主体,在做这个事情,第一个呢就是红十字会,第二类呢就是急救中心,我们也是有这样的,一个法定的职能,第三类就是我们现在的,各个城市都有一些,社会力量举办的培训机构,那么主要是这么三类,

  陈易馨(浙江省人民医院心电图科医生):其实我是觉得反复巩固,还是很重要的,像我是前面三次学的话,我觉得到第三次,我觉得我稍微印象比较深刻了,像一般人的话,至少一般要接受三次以后,就是比如说后面考核的时间,可以再拉长一点,前面我觉得还是会有一个,记忆曲线的。

  方扬帆(热心市民):前面刚才聊到VCR对不对,其实有很多的市民,他就知道院前急救这样的一个知识,但是我们作为观众竟然看到了,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基本上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我觉得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的话就是说,其实你要形成一个,标准化的一个推广,你的推广的一个机构跟人,他可能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另外的话作为受众而言的话,我们成年人要完成一个,终身记忆的话,可能需要十多次或者,二十多次的一个记忆反射,除非你在童年已经形成,如果说你后天形成的话,必须要不断地强化,所以我建议就是走两个方向,一个的话就是,把一个教育给低龄化,因为小孩子记住,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另外的话,如果说成年人要教育的话,必须要选择一些,有一定的人群接触面积的,而且有可能经常会去使用这个技能,不是说我培训了以后,可能一年只会做一次,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就是杭州市有一个特殊人群,叫做司机出租车对吧,我们不要求每个都会,我们比如说给每个公司一定的比例,比如说每个公司,必须要5%的司机有这个技能,那如果有使用,因为司机的话,他有个GPS定位对不对,我可以确认他在哪个区域,那我可以马上给他打电话说,你有时间能不能去一下,如果说他去进行这样的施救,我可以给他一定的收入奖励,这样可能会比大规模地,推行这个培训成本更加低,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郑煜:推广的一种方法来。

  王平(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我是对方扬帆有点补充,第一点我非常认同你,就是说应该低龄化,就是越来越多的是,让孩子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就知道这一点,是通过学校这个途径进行培训,是也就是说,我们以前圆桌会也做过节目,就是说要做孩子的安全教育,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于急救知识,就是应该列入其中的,那我在国外,做青少年的社会工作的,野外拓展之类的时候,也会把这个急救知识,作为整个项目中的一部分放进去,有点像就是说童子军培训里面,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内容。

  朱成方(新闻评论员):我觉得关键要怎么普及的问题,电视最广泛了,你做了以后,今天看到电视都受益了,都知道怎么做了,这是相当好的一个东西,宣传片要做,公益广告要做,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说要大量地开展,比方说学驾驶员,考驾驶照的最后一道关,就必须要学会心肺复苏急救,绷带急救,每个考驾照的人必须要学会,那么在考驾照当中,除了开车之外,你要学会急救,多少人在开车在路上走啊,就是跟一些行业相结合,比方说我们记者,记者也要学,因为老是在外面跑嘛,那么他也很多接触社会,马上就会增加人群,增加专业的人群,增加业余的人群,还有我觉得,像公益性的培训,绝对不能收钱,这个方面他们要强化,那么你要收钱对不起,你不能这样做,因为打消了很多积极性,这是很要紧的。

  曹骏(热心市民):我再提一条建议,我带来了我的一个本子,浙江省无偿献血的荣誉证,这个是国家发给那些,无偿献血量在4000毫升以上的,先进分子的,那么我们的这个院前急救,以后也能不能参照这样的一个办法,来褒扬那些热心的(市民),像田老师这样,像顾大姐这样,他们能够热心的,能够达到一定的救人的人数的,能不能也发给这样的。

  樊德珠(律师市人大代表):我觉得大家讲到了,都是一个推广的问题,那推广呢其实就是说,刚才我们小方和朱老师所讲到的,学生啊司机这个,其实在条例里面,它都已经吸收进去了,那么第二个方面呢,我觉得大家可能刚才都讲到的,都是公众参与的院前急救,其实我觉得立法的本意,还是在于规范,整个院前急救的行为,因为我们自己也亲身碰到过,我有个客户到我事务所来,突然昏倒了,我打电话15分钟才告诉我,你是在哪里的,我现在是比如说哪个医院,我准备过来,我说病人已经苏醒了,我刚刚要给你们打电话,已经苏醒了,所以我就是觉得这个时间,这个行为当中,就是如何来规范,我们医疗机构的这个行为,我觉得在这个方面,还是要加强重视。

  张茂(浙二医院急诊科主任):大家刚才讲到了,就是个培训的途径的问题,那作为长期的规划,国家的话,应该是从学校里开始,那么我们在这方面,其实也做了非常好的尝试,那么跟杭州二中,杭二中每年的高中学生,高一学生进来的时候,我们就有培训,我们培训什么内容,一个心肺复苏,一个是常见的意外伤害的预防,还有个什么,心理问题的预防,后来反响非常好,这种是什么,我们完全是义务的,就是完全是义务的。

  朱成方(新闻评论员):我觉得应该成立一个,专业的一个培训机构,比方所有的学校,不是光是杭二中了,包括杭一中到所有的中学,所有的学校都开始培训。

  主持人郑煜:这样的机构有吗,我们杭州目前有吗。

  应旭旻(杭州市急救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全市统一的机构是没有,没有没有,比较好的是,杭州市现在有了,这样的一个立法以后呢,就是为我们后面,开展这样的一个工作呢,能够打下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因为我们知道,这个相关的一些培训,我们相关的一些规定,尽管是比较细的,跟我们国内其它的城市的立法相比,但是其实它总体来看啊,它还是比较原则的,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工作呢,我想有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刚才大家提到,我觉得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去做,就是要制定立法的实施细则,那么这个实施细则里面,就包括了我们的培训这一块,那么我们培训这一块,我们今后到底应该怎么去组织,我们有三个培训的主体,从大的方面来说,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支力量,把它有机地组织起来,能够通过怎么样的,一种组织的形式,能够更好地来完善我们杭州市的,急救培训的网络,能够把我们的师资,能够怎么样,更好地能够有机地组织起来,所以刚才大家讲到收费的问题,我也非常支持,就是我们急救技能培训,应该是走公益化的,免费的这样的一种培训的道路,那么具体怎么样去实施呢,我们国内的有些城市,包括国外的很多的国家,也都是在走一种,比如说社会公益性的项目,项目化的一种培训的道路,由政府进行一定的投入,或者通过一些社会公益的,这种基金来参与,那么来解决经费的问题,培训的主体它通过项目化的管理,那么比如说我们制定一些,相应的准入的标准,那么包括我们一些课程的标准化,包括你培训的效果的,一些监督和检验,由一个主体具体负责监督和管理,如果我们能够建立这样一种体系,那我觉得我们的培训的面,就会逐步逐步地,就会很快地得到扩展了。

  主持人郑煜:今天我们在谈这个院前急救,首先要转变这个意识,不要把它想成是一个,很专业的医务人员的,一个专业的事情,它其实就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种常识,第二个就是我们知道,院前急救随时会发生在我们身边,那么这种行为它体现的,是我们社会进步的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你小小的一种付出,救的是一条生命,好了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再见。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走进市民之家聆听新年新期待
·2014年记者节 杭州网记者进社区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5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