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接入物联网 应急处置更高效
新梯新增4000余部 故障率反而下降0.5个百分点
杭州市在用电梯共有72892台。
今年电梯应急处置5737起,解救被困人员6655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4.80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3.99分钟。
“电梯惊魂”,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对当事人来说,绝对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不过,杭州在全国率先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一个相当先进的电梯应急处置系统,以帮助受困于电梯的乘客尽快脱困。
昨日,市质监局发布了2014年杭州市电梯安全状况年度简报。一组数据足以证明这张网的“效率”:2014年1月至12月,96333共接电话56752通,电梯应急处置5737起,其中困人3040起,故障2697起,指挥解救被困人员6655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从以前的40分钟以上下降到14.80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3.99分钟。
“电梯问题关乎市民的安全问题,能安全妥善及时处理电梯运行故障,无疑给人们的安全加了一道锁。”昨日,杭州市特种设备应急处置中心主任李忠对记者说。
电梯总量逐年上升 事故在下降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2892部在用电梯,这么多电梯,难免有个“感冒发烧”什么的,不少电梯乘客因此被困。今年,杭州电梯应急处置5737起。李忠说,与去年相比,在新梯新增4000余部的情况下,电梯故障率反而下降了0.5个百分点。
“我们对去年的事故电梯都进行了检修,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出现影响电梯安全的突发因素时发出预警,并在台风、暴雨等特殊气候时关闭部分电梯,这也降低了电梯的损坏率。”李忠说。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部分小区电梯故障高发。“这也提醒小区业主应当督促物业对电梯进行检测保养。”李忠说,去年事故最多的蓝桥名苑,在今年与物业公司进行交涉后,对小区电梯进行了检测保养,今年就大大降低了事故量。
电梯接入物联网 救援时间明显缩短
电梯的数量多、分布散,要想纯粹靠人力来管理几乎是不现实的。因此,方兴未艾的物联网技术,进入了管理部门的视野。
2010年10月,杭州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96333电梯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了特种设备应急处置机制,这一机制为电梯物联网发展提供了专业性的发展平台。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杭州市质监局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研发单位开展战略合作,携手开发电梯运行安全物联网系统,将信息采集、网络传输、智能处理、有效反馈四者合为一体。电梯物联网项目正式开始运行。
分析今年的电梯运行数据,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4.80分钟,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电梯维保单位救援小队接到电话后到现场的时间)3.99分钟。
“这两个数据与去年差不多,不过,国家规定到达现场平均用时是30分钟。”李忠说,而且到达现场平均用时与现场实施救援平均用时也已经做到了极限,不再会有太多进步空间。
在李忠看来,自动报警和风险预警,是应用物联网技术后起到的最大作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杭州在用电梯7万多台中,接入网络的电梯只有3961台,主要是新建小区和人员密集的商场、宾馆、医院、学校等场所配用电梯。
未来,杭州将进一步铺开电梯安全物联网系统,把更多电梯“监控”起来。“我们一方面要求新电梯要纳入智慧管理,另一方面也在研究与运营商的合作,推进存量电梯智慧改造工作。”李忠说,加装物联网装置已列入电梯维保单位星级评定体系,通过评定星级,帮助用户甄别更可靠的电梯维保单位,从而推进优胜劣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