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记者出击
 
老杭州老典故老先生 带你探秘紫阳山(组图)
hwyst.hangzhou.com.cn  2010年01月18日 18:04:00 星期一

 
“泼水观音”景点改建于2003年,旁边有详细的碑文介绍。

 
徐老先生说,原来的观音立像有一棵树那么高。

 
“古白鹿泉”的石刻被徐老先生的典故给推翻了。

  水中“观影” “百鹿”饮水

  随着西湖综保工程以及南宋皇城遗址保护工程的推进,紫阳山的不少景点得到了修缮和改建。徐老先生所指的景点之一——“泼水观音”改建于2003年,旁边还有详细的碑文介绍:“在紫阳山东麓古白鹿泉所在的水池石壁东面,有一线刻观音立像。因日久石壁长满青苔,不易辨识,雨后或经水浇泼,阳光下线刻凹槽处积水后,立像痕迹便较明显。原像于上世纪70年代末毁去,2003年重修。”

  徐宝泉说,其实这碑文只说对了一半,“泼水观音”的名字也只写对了一半。“立像毁去的时候我还是个年轻小伙子,那座像约有三米高,上方就用石头写着‘泼水观影’的字样。那时候,我听老人说,这线刻观音像是需要经过雨淋或是水浇才能显现出来的,于是前来朝拜的人就纷纷把水泼到立像上,然后观音的样子就会显现出来,并倒影在下方的池水中。人们一边朝拜,一边就能看到观音像在水池中形成的影子,正所谓‘泼水观影’”。

  观音像下方的池子正是碑文中介绍的“古白鹿泉”,然而这个名字也被徐老先生的典故给推翻了:“当时这个池子是活水,不断有山泉注入,紫阳山上多寺院、道观,和尚和尼姑大多来这个池子挑水喝。他们挑着扁担、侧着身子打水的样子,远远看去就好像一只只梅花鹿弯下脖子在池中饮水,所以就被称为‘百鹿池’”至于“百鹿”被误传称为了“白鹿”,徐老先生认为是杭州话的口口相传造成了口误。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施文 编辑:严勤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受到网友追捧
·开通至今“杭网议事厅”点击量超180万
·“杭网议事厅可成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平台”
·杭网议事厅开通首日:百姓的声音很畅达
·杭网议事厅网络频道2009年12月30日上线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律师 郑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