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这是古人前来游玩时留在山间的即兴诗作,但天天在这里“做研究”的徐老先生却看出了一些门道来。
徐老先生介绍说,在古时杭州,钱塘江的渔民打渔归来就到这洞里休息。
在洞里的石壁上还用整齐的行书刻有这洞的来历。
半壁玲珑通江造,一轮明月照前川
“半壁玲珑通造化,一轮明月照前川。”乍一看,这是古人前来游玩时留在山间的即兴诗作,但天天在这里“做研究”的徐老先生却看出了一些门道来。“几年前,有人请来了师傅将山上古人留下的字迹都进行了加深加粗,再描上了颜色。也许他们的本意是想保留古人的东西,实际上因为两字之差而将本意修改了。”
这一处景点叫做“仙桥洞”,那两句诗便是刻在洞口的石头上。徐老先生说,这前半句诗的原句应是“半壁玲珑通江造”,这里头也有一个典故:“在古代杭州,这里是一处小岛,面临钱塘江,在我八岁的时候,钱塘江一涨潮,潮水还能打到这里呢。那时候,渔民打渔归来就到这洞里休息,在洞里的石壁上还用整齐的行书刻有这洞的来历。就在我们山下,有一座通江桥,当时也是取了通达钱塘江的意思。因此可以推断,这个地方也是取其‘通江’之意。”
像这样的石刻,紫阳山上还有许多处。在一处名为“紫阳书院”的石刻周围,并没有任何考证,也没有碑文说明,徐老先生觉得十分可惜。当年杭州有敷文书院、崇文书院、紫阳书院和诂经精舍并称浙江四大书院,而紫阳书院又是紫阳小学的前身,如果能够考证石刻处便是当年书院遗址,那可谓是杭州又一处历史保护景点。
除了这些景点之外,紫阳山上还有瑞石洞、飞来石、垂云峰、月波池等景点,都已经被陆续开发出来,徐老先生也对这些景点的正确性和真实性一一作了考证。一路上,他对每一处景点如数家珍,详细到这边的池水原来有多深,那里的石头是什么时候新砌的,巨细靡遗,令人感慨他对这座山的感情之深。
在下山后,徐老先生还特地带着记者到太庙广场中心的那块老城墙上,看一看当年瑞石山(紫阳山旧名)的旧貌。他反复跟记者说:“我不是在这里挑刺,只是希望能把我所知道的东西告诉更多的人,也希望紫阳山能够为大家所关注。在这座山里,除了我们这些民间小故事,本身还有许多的奇石、古迹,等待着有心人的发现。”记者也答应老先生,将他的建议悉数交到西湖风景名胜区吴山管理处,并尽快给予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