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报公寓小区内干净的垃圾收集站。
浙报公寓小区一角,整齐地摆放着各色分类垃圾桶。
仙林苑社区内,标识着“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内,被扔进了一袋本该作为“厨房垃圾”回收的小笼包。
社区调查之仙林苑社区:外来务工人员抵触情绪较高
“杭网议事厅”记者又接着走访了浙报公寓和仙林苑社区。说到浙报公寓居民的垃圾分类目前的状况,下城区武林街道仙林苑社区的工作人员李先生表示满意:“浙报公寓的居民现在都做得不错,垃圾分类准确度和环保垃圾袋的使用率已经可以达到90%左右。”
仙林苑社区是杭州市第二批进入试点小区名单的社区,虽然和浙报公寓同属一个社区中心管理,但是小区内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就远没那么乐观了。
记者在到达仙林苑时,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把许多个塑料瓶从标示着“其他垃圾”的垃圾桶里挑出来。“大多数居然还没有养成按照分类垃圾桶标识上的内容来扔垃圾,一般就是看到哪个垃圾桶就扔,还是要靠我们每天和社区派来的工作人员一起分类。”记者随机查看了几个垃圾桶,果然发现里装满了不符合标识的垃圾。
对这个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李先生解释说,仙林苑社区有2000多户人家,管理难度较大,而且相对来说垃圾分类的工作开展得还不久,居民的接受度也还不高。“我们设了垃圾分类专员来帮助仙林苑的居民分类垃圾,目前情况还是不大理想。”说话间,李先生指了指正从门外走进来的一位阿姨说,“这就是我们的垃圾分类指导员之一,朱大姐。”
朱大姐说:“我们的工作又脏又累,还得不到大家的理解,我们心里真不好受。”朱大姐向记者反映,尽管他们这些垃圾分类指导员主动帮助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很多居民仍然觉得怎么扔垃圾、用什么样的垃圾袋,这都是个人的事情,社区不该管;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因为各地生活习惯不同,抵触得更为厉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