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记者出击
 
关爱农民工 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图)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1月21日 16:23:49 星期六

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早已渗入城市的每一处毛细血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在寻找的城市归属感,需要我们做得更多。

  城市能为他们做的还有很多 杭州应该跨出尝试性的重要一步

  不过无论是给他们上课、丰富他们的文化和专业知识,还是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关怀,在浙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毛丹看来,都不能代替外来务工人员的真正需求。

  他分析现在的民工群体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蓝领工人的中坚力量主要由外来人口构成;二是他们不再满足候鸟式的往返打工,他们有很强的意愿要长期在杭州生活并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正是基于这两个特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需要:住房、医疗、教育、工作条件、工人权益待遇,等等。你城市里的本土人士需要什么,他们也需要什么,没有太大差别。”

  毛丹的建议是:要从精神关爱层面要向长期政策扶持转变,比如:要建立一个标准的用工制度,同工同酬;要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将这部分人群纳入经济适用房标准;要解决他们的养老退休问题,保证所有工程单位对他们保险金的缴纳;要解决他们的子女入学难……

  “如果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那么他们仍然无法融入这座城市。政府需要意识的转变,这是一个全国问题,但是我们杭州有条件率先做起来,或者整个长三角区块可以先联动起来,跨出尝试性的一步。”

  而在此之外,他希望能够继续发动市民单位的力量,无论是政府层面的民工学校还是民间层面的义工活动,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所需要的。他甚至希望把民工学校开进社区,把义工队伍带进外来务工人员家中,在他们所生活的区域内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助。

  其实外来务工人员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起眼但却很麻烦的事情,比如家属来了临工怎么找?子女在城市里可以参加什么活动?这些也是在城市生活的基本规则,我们可能很熟悉,对于他们来说却很需要引导。毛丹说:“只有将关怀细化到这些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才会真真切切地有一种归属感,知道自己是属于这里的一份子。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施文 徐文迪 王帆 童文洁 郭媛贞 编辑:徐洁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感谢网友支持杭州建设和发展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名专栏”
·杭网议事厅试点“社区服务岗”进社区听民声
·杭网议事厅作为经典案例被引入浙大课堂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马馼视察杭网议事厅
·“市民体验日”杭网议事厅网络互动受关注
·文明城市检查组检查杭网议事厅为民服务情况
·40多家中外媒体来杭采访 聚焦杭网议事厅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