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贸市场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的景象。
开门两个多小时,金师傅已经卖出了二三十斤春卷皮。
排队的长龙。
一盆炒制的馅料,一叠现做的春饼皮,就能做出好吃的春卷了。
杭州网讯 农历2011年的最后一天,哪里最热闹?哪里最有年味?哪里能真正感受到新年的喜悦?除了菜市场,大概也找不出第二个合适的地方了吧。
仙林苑的沈师傅:忙到手抽筋
早上六点不到,仙林苑农贸市场的一个角落里已经排起了长队。走进一看,原来是“马大嫂”们在排队买春卷皮。做春卷皮的摊位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是一个正式的摊位,三张小凳子、三个机器、三个工人,几乎都是席地而坐,手上忙个不停。
排在队伍后面的老伯告诉记者,杭州人过年,春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图个新鲜,大家都在除夕当天一大早来排队买。“你看,这么热乎乎的刚刚做出来的毛新鲜咧。”大伯说,春卷的陷自己家里都备好了,就等着这皮子。
春卷摊位的老板姓沈,沈师傅很忙,忙到实在无法搭理其他人。记者上前询问,沈师傅摆摆手:等会,没工夫呢。虽说生意好得让其他摊主羡慕嫉妒恨,但是沈师傅说,这活实在累人。
“五点钟就摆出来了,今天生意肯定很忙的,每年都是这一天忙不过来。”忙里偷闲,沈师傅告诉记者,除夕当天的春卷价格肯定要涨一些的,包馅的春卷26元一斤,春卷皮16元,沈师傅说,这价格估计得坚挺到年初五。
沈师傅还说,做春卷皮靠的是手上功夫,皮子要摊得薄、大小要适中、馅料要荤素搭配、包裹得要严实……
“往年都这样,今天基本上是要做到手抽筋的。”沈师傅今天要做到下午四五点才收摊,“杭州人年夜饭桌上少不了春卷的,我们做得晚一点,差不多没生意了,我们也回家烧年夜饭了,我们女儿还在等着呢……”
三桥市场的金师傅:开门两小时 卖了30斤春饼皮
近江小区的三桥农贸市场也不甘示弱,当杭州网记者早上8点多来到三桥农贸市场时,春饼摊位前已经排起了二三十人的长龙,而摊主金师傅一家三口则忙得满头大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摊主金师傅告诉杭州网记者,开门营业才2个多小时,他已经卖出了大约30斤春饼皮。前几天他平均每天要卖70、80斤,而因为今天下午3点就收摊了,所以估计销售量也是这个数。
春饼皮只有现做现卖的才好吃,尽管顾客们都等着回去准备年夜饭,也只能耐心等待春饼皮一张一张地出炉。只见金师傅的右手握着一团湿面团,在面前的热铁板上轻轻一抹,一两秒钟功夫,雪白的面糊就成了粉白的面皮。金师傅用左手轻轻捏起面皮上的一边,将它翻了个面,继续在铁板上烤了一下,一张春卷皮就做好了。整个过程干脆利落,不过三秒钟。
春饼皮是论斤卖的,每斤15元,比起前两天8到10元不等的价格,涨了不少。不过顾客们都表示理解,“除夕了,人家加班也不容易。”市民沈大伯说。
金师傅的摊位上同时还出售已经包好的春卷,甜的咸的价格一样,每斤16元。
下一页推荐:市民毛大姐推荐闽南“薄饼”清肠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