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路口“炮火连天”,行人雨伞横放当成盾牌。

一位小朋友在两名大人的“保护”下突围。

等不及的上班族们趁炮火间隙夺路而逃。

胭脂巷一家服装店正准备“开炮”,老板拿着手机“倒计时”,员工举着打火机等命令。

炮焾“哧”的一声燃起,本来就胆小的女员工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后面去。
杭州网讯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八,民间燃放“开门炮”的吉日。一大早,杭城的街头就“炮声四起”,商家们掐着时间点燃炮焾,为新的一年讨彩头,漫天的“炮火”中,行人们谨慎前进。
相比节后上班第一天的“初七”,与“发”谐音的“初八”更符合商家们讨彩的标准。不仅如此,为了“发”得更彻底,爆竹燃放的时间也最好能带上“8”,比如8点以后的那些个带“8”的时刻,所以“开门炮”的高峰正好也是大家上班的高峰,更显炮火的“杀伤力”。
据消防部门统计,年初七一个上午,全杭州市因开门炮引起火灾6起。最夸张的,便是有位孕妇被“炮声”吓得差点要流产,而据了解,每年春节都有不少准妈妈被爆竹给吓进医院。大人都吓成这样,肚子里的宝宝可想而知。
有些商家为了赶在别人前头打响“开门炮”,舍“8”而选“6”,毕竟“6”也是国人心中“顺利”的代名词,何况6点后,也有6:18、6:28……详情不得而知,不过按杭州人的思路,6:28估计不会有人选。
于是,春节长假的最后一个懒觉就这么被炮火轰得胆战心惊、七零八落。打开手机,微博上跳出一串好诗:
“春眠不觉晓,处处放鞭炮;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他在放鞭炮;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放鞭炮;
他年我若为青帝,抱着菊花放鞭炮;
采菊东篱下,悠然放鞭炮;
海上生明月,天涯放鞭炮;
但愿人长久,千里放鞭炮;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放鞭炮。”
……
最让人共鸣的是这句:
“满城尽是鞭炮声,想睡懒觉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