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卷帘门锁着
图书室上千本书“睡大觉”
杭州网讯 西湖区双铺镇灵山村的张先生酷爱读书。前些年,在区图书馆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村里建了一个“家门口的图书室”。张先生高兴坏了,“家门口就能借书、还书,真方便!”
可是好景不长,这段时间,家门口的这间图书室经常闭门谢客。张先生感到有些失落,“做好事就应该坚持,半途而废怎么行呢?”
图书室“搬家”了
村图书室是2012年建立的,起初由于设施简陋,书的种类也不多,导致门庭冷落。村干部们想了很多办法,后来,通过改善硬件条件、丰富文化活动等,图书室的氛围渐渐活跃了起来,还获得了“西湖区示范图书室”的荣誉称号。
据村民王师傅回忆,那时一到寒暑假,孩子们就跑去图书室看书。图书室设在村委会的大办公室里,由于环境也还舒适,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我也去过几次,书的种类很多,有适合年轻人看的,也有适合孩子们的。”
可现在,问起图书室的情况,王师傅竟然表示“不知道搬去哪儿了”。
记者从村委会了解到,图书室确实“搬家”了,就在新建的农村文化礼堂里。
上千本书“睡大觉”
半个月前,灵山村文化礼堂正式投入使用。礼堂将老年活动中心、视听室、康复室等整合在了一起,其中也包括图书室。图书室设在文化礼堂3楼,当记者下午赶到时,楼梯卷帘门紧锁着。
缘何闭门谢客?村文化礼堂负责人于先生只是告诉记者,图书室刚刚搬好。
于先生将记者领到3楼图书室。确切地说,这是一间文化讲堂,房间的整一面墙分类摆满了书籍,既有中外文学,也有学科理论,还有都市言情等等。于先生说,这些书都来自西湖区图书馆,共有上千本。
“现在看书的人比较少,一个月才借出去30来本。如果这段时间有人要看书可以告诉我,我帮他开门。”于先生表示,虽然村里的书都来自区图书馆,但由于流通率低,更换不及时,导致看书、借书的人比前些年少了很多。
据村委会工作人员说,村图书室自建立以来,书籍才更换过一次。“那一次也就换了100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