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岸新城和世纪城的建设,步行观光过江的人会大幅度增加。当然,现阶段不可能有太大的客流。但是,对解决两岸骑车上下班的人来说,除了轮渡,没太好的别的有效地手段。桥隧的布局有一定的局限,而且成本高。关键是现有的桥隧并不能给所有骑车步行过江的人群带来便利。且现有的桥隧对两个新城的交流互动的作用不明显。从上海的经验可以看出,轮渡附近都会形成一些大小不一的商圈。配合一些公交线路,对人们的出行无疑有很大的帮助。今后十年内,两个新城的成熟带来的过江人群也需要这样的配套。而现在的桥隧我觉得好像是大动脉,缺了毛细血管。轮渡就是毛细血管。我觉得,在初期,可以学习香港,尖沙咀的轮渡上水手会把缆绳盘得整整齐齐,引来游客的观看。杭州也可以采取类似的方法来吸引乘坐轮渡的人。其实,从现在开始筹备,等到真正能上马轮渡项目,至少要一年。新城的成熟伴随着世纪城的成长也就是今后五年内的事,我相信早上轮渡的项目对两个新城的交流互动和缓解过江问题独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