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的老龄化特点、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传统的养老观念,决定了杭州养老基本模式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仍然要坚持“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社区服务为补充”的原则,但同时也要解放思想,积极创新,重点突破,加快发展。当前,为发展与杭州城市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养老事业,应首先突破政策和体制等要素制约,以加快发展养老机构为突破口,着力在转变社会养老观念、完善机构养老服务体系、丰富机构养老模式等方面下大工夫,培育和发展养老事业,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社会化养老需求。
我市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平均水平提前11年。截至2009年末,全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为113.2万人, 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有17.19万人,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平均16%的水平,接近预测的全国2020年水平,在国内城市排名居前。预计到2030年,我市老年人口将达到236.37万人,年均增长率3.36%,届时老年人口比重将高达26.16%,老龄化、高龄化趋势更加突出。
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可考虑进一步提高新建床位补贴和租金补助标准,初始阶段的营利性的养老机构也可考虑享受这一补贴。支持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化老年医疗卫生服务和老年病护理服务,符合条件的,可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