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王鸣建议向全国推广公共自行车“杭州模式”
公共自行车已成为西子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资料)
目前杭州拥有公共自行车6万多辆。
杭州网3月3日北京讯 从最初的61个服务点、2800辆公共自行车发展到现在2431个服务点、60600辆公共自行车,从原先日均租用量2607人次到如今的23万人次。
近4年里,杭州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递交了一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成熟样本。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一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建议:推广公共自行车管理运营的杭州模式,倡导绿色出行,破解城市交通难题。
不到4年投入公共自行车6万多辆 日租用量达23万人次
凡到过杭州的市民都知道,在杭城的街头巷尾,红色的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当地市民生活和旅客游玩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而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4年前说起。
2008年5月1日,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杭州青少年宫正式启动。作为首批投入使用,当时仅推出了61个服务点、2800辆公共自行车。
也就是从那时起,杭州市民、外地游客,均可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租用公共自行车,并免费一个小时的服务。
经过近4年的运作,杭州公共自行车已建成一套自主研发的技术和服务系统。目前,杭州已拥有超过2000个服务点、近6万辆公共自行车,日均租用量超过23万人次。
如今,红色的公共自行车,不仅是西子湖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是杭州新的城市象征之一。不久前,杭州还被英国广播公司(BBC)旅游频道评为“全球提供最棒的公共自行车服务城市”之一。
近年来,杭州也已经向广州佛山、东莞,江苏江阴、扬州等多个城市输出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技术。
倡导绿色出行 建议全国推广公共自行车“杭州模式”
今年初,发改委会同财政部等17部委,共同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方案中表示,将加快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试点。
对此方案,全国人大代表、杭州市一医院肾内科主任王鸣表示十分赞同。王鸣认为,作为同城短区间交通工具,自行车有着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将使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
“加快公共自行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破解‘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更是用实际行动倡导。”然而,受管理、资金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国内有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寥寥无几。
王鸣建议,由相关部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至20个城市进行试点,按照不同城市的需求和特点,研究出多个差别化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然后大规模推广。
“这不仅对限制城市汽车流量,减少汽车污染,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