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元宵节能否成为全民的狂欢节?
主持人郑煜: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圆桌会》。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这儿我们首先祝愿电视机前的朋友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今天的杭城是非常得热闹,满城都是花灯,那么人头窜动的,大家都说这个正月十五是过年这个这段时间里边最热闹的一天。那么元宵节我们要做些什么呢,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这样的过法非常得热闹。那么有没有更热闹的一种过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关注这个话题。在节目开始之前,依旧关注一下本期嘉宾。
嘉宾介绍:《我们圆桌会》本期讨论嘉宾: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吴露生;资深媒体人王群力;新闻评论员朱成方;西湖区文广新局文化文物科副科长鲍海英;葵巷社区书记许建;市民张云。
郑煜:感谢各位的到来,我们其实说起这个元宵节,大家都知道,每年的元宵节大家是在杭州各个社区都会组织灯会灯盏,然后大家进行看花灯、猜灯谜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那么今天我们接下来也首先来看一段VCR,看看我们现在杭城今年的灯会。
VCR:
解说:元宵佳节杭州各地都会布置好看的彩灯,安排丰富的民俗活动,将元宵节的喜庆氛围烘托得更加浓厚。今年的西湖文化广场元宵节灯会共有9个大型灯组,高达20米的“鲤鱼跃龙门”灯气势非凡,“九龙腾飞”灯组突出今年的主题“龙年行龙运“。组织方向市民发出了数星星的邀请,漫天繁星的灯光布置美不胜收,带孩子的家长一边看热闹,一边陪孩子数星星。今年元宵节杭州各地的灯会也都各具特色,拱墅区拱宸桥旁的百米巨龙龙须飘逸、龙爪飞舞,栩栩如生,市民大老远的就能看到它了。在萧山人民广场、南江公园等5个灯会点万盏花灯一起点亮供市民观赏。
杨世杰(小朋友):(龙灯)外形比较酷,(还有)它的手摇来摇去的像在拜年似的。
解说:在桐庐县新合乡新民村的村民们耍起了70节长的板凳龙,比较特别的事这条龙全部由村里的妇女来舞。
钟本岳(仁村女子板龙队负责人):龙灯是整个村的团结灯,(能)搞搞团结,也是一种风俗,搞搞热闹热闹。
解说:在临安当地举办了“第三届钱王文化艺术节暨吴越风2012年元宵节系列活动”,丝竹合奏,锣鼓齐鸣,绣球缘等传统大戏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郑煜:好,我们看到片子里面杭城各地的包括社区包括其他地方,它组织灯会非常得热闹。我想问一下张姐,您元宵节记忆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张云(市民):印象最深的么就是……元宵要到的就是一家人大家来吃吃饭。
郑煜:就吃饭。
张云:吃饭,再是就是出去看看灯会。
郑煜:这个吃饭有没有特别的东西,比如说吃汤团或其他东西。
张云:吃汤圆是肯定要吃的。
郑煜:就是吃饭是最关键的你就觉得。
张云:是的。
郑煜:我问一下我们的许书记,在你们社区里边大家居民对元宵节的过法,他们最看重是哪一种活动?
许建(葵巷社区书记):社区里面老年人比较多,不方便外出,最看重一点的还是跟家里人的团聚,天气允许的情况之下,那晚辈会陪着老人去赏赏灯会,这也是每年政府都在举办这个灯会,而且也比较热闹的一个主要原因。
郑煜:王老师,听了他们的说法,跟你过元宵节是不是一样?
王群力(资深媒体人):我可以这么说,50岁以前没过过元宵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50岁以前我住在城里面,城里面对元宵节概念或者那个时候政府的灯会没有那么热闹。2008年我搬到良渚文化村这个地方,这个村很有意思,我们从前年开始就有一个谁一个邻居我忘了,反正发起说,因为我们这个里边有一个会所,会所有一个业主的餐厅,然后他就提议,就每一个业主自己拿菜来聚会,聚会完了以后呢就放烟火,大家一期放烟火。那么这回我发现才是真正的有一点元宵节的意思,在这里面交流感情,交流情况说说,大家分享一下大家的菜,然后晚上就放烟火,砰砰砰很热闹。
郑煜:就很热闹,大家其实也是一个团聚,邻里之间也相互走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这个是你的感觉。我想问一下,就是我们今天来了以后,鲍海英鲍科长你们是作为文化机构,我不知道对于这样的一个传统节日,你们这一些文化机构里边你们会做哪一些工作呢?
鲍海英(西湖区文广新局文化文物科副科长):今年的话我们是很早就已经红灯笼就挂出来了,住在城西的可能看得到。
郑煜:王老师已经看到了。
朱成方(新闻评论员):昨天去看了。
鲍海英:我们是有八条主干道全部是红灯笼挂起来,有将近100多米,那么这是一个红灯笼渲染一种这种氛围,热闹啊喜庆啊。另外我们这次元宵灯会我们今年主会场是放到西溪湿地,那么我们这个除了这种传统的什么彩灯、彩灯展示、传统的庙会,我们也就是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那么我们有慢生活体验,就是以蒋村集市、河渚街小店这种为主,就是市民可以体验这种慢生活。
郑煜:其实还是主要是一个灯会的情况。那吴会长,刚刚听了大家的这种体验、这种生活,包括这种文化机构里边在推广这些活动,您觉得就是从我们的民俗的这个方面,我们现在这个元宵过得跟原先……就是我们原来传承下来的过元宵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还是都差不多。
吴露生(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不太一样。
郑煜:哪一些地方不一样了?
吴露生:现在杭州的元宵节还是比较静,太安静了。
郑煜:就是不够热闹。
吴露生:远不如传统,或者远不如我们现在的乡下。
郑煜:远不如乡下,能跟我们举例说一下,以前或者是乡下这个元宵怎么过得呢?
吴露生:根据文献的确切记载,我们杭州的最热闹的时候现在我们叫彩街,实际上那个叫舞队,它有100多个节目,沿面长10多公里,然后23个瓦舍场场爆满,那是通宵达旦,现在还是通宵达旦,13起灯,16路灯,有的更长,非常热闹。
郑煜:但是城里好象没有这种状态,也没有。朱老师,刚才听了吴会长说到元宵节过于安静、不够热闹,你是怎么看?你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要突出这个闹?
朱成方:我们以前是闹元宵,现在是看元宵,那这一闹一看这个区别就少了好多好多东西。至少首先少了三种动物,什么动物?一个龙,舞龙的,原来是很多舞龙的,舞龙队没有了。还有舞狮的,狮子又没有了。那么最少的兔子灯,我小时候就一个兔子灯,跑来跑去穿来穿去都是兔子,每一个小朋友手上一个兔子穿来穿去,里面一个小蜡烛,开心死了。没有了,这个东西没有了。那还有少什么呢?彩街的,就是彩街整个街上边走边舞的。那么还有些什么呢?艺人,卖糖仁的、那些唱戏的、小热昏这些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这个就是老百姓的参与度少了。就是他们在搞,你们在搞。政府部门在搞,老百姓在看。那么当然就她说的就吃个饭,这个我觉得少了好多好多东西,我们作为一个文化遗产的东西、文化传承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元宵心态它本身就是到最后狂欢一下,它是老百姓的狂欢节,为什么,过了以后我明天上班了。这个过年开始到元宵这一段时间是狂欢,最后一天要扎扎实实要闹一下了,这是一个心态。第二个心态是情人节,原来是因为闺女闺女都深守闺房,关在家里的,那么元宵节呢可以出去看灯。好,那些小伙子乱了,王老虎抢亲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那么这个时候都要看了,那么看看就找对象了,就是元宵节其实也是中国的一个情人节。那么这些参与度少了,老百姓就觉得就是一个团聚节,跟春节的差别不大了,那么就多了一个灯会,所以是灯谜这些就变成看灯会了。那么我觉得其实元宵节不光光是可以要闹,要参与度增加。
郑煜:所以参与度第一,所以问一下许书记和鲍科长,你们觉得刚才朱老师说的参与度低了,你们有这样的觉得认为呢?
鲍海英:这样刚刚王老师在讲的时候我也准备说,就是我们今年也是突出这个闹,除了灯——我们灯的话是一个特色,大型彩灯30多桌,然后还有一个就是传统的这种庙会活动,就像有这种蒋村特色的文艺表演,有民舍气质的这种葫芦丝吹奏、皮影戏表演,然后舞龙舞狮我们今年都有的。那么今年应该说我们群众参与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就是提出来就是要把元宵灯会办成一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所以今年应该说还是比较有看点的,我们元宵灯会。
郑煜:就是有看点。张姐我想问一下,就是刚才我们的鲍科长也提到很多的这种文化参与,自从你参与这个过元宵的情况来看,你觉得你跟这个互动多不多,跟大家?
张云:跟大家互动还多的,看灯啊都是邻里之间,都是年纪差不多。
王群力:他们是老邻居、老街坊。
张云:是的。
王群力:这个是很重要的,说到底还是一个人际关系。
张云:大家都认识的,再加上大家都老社区,都一起大家都很高兴的。
王群力:社区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基础组织者,就是一定要有驱动力,就是我为什么要玩今天。
朱成方:因为明天要上班了。
王群力:明天上班这个理由不充分,它是一个什么呢,就是社区之间它有一个比较荣誉。原来它这些民间(要比较的),这个很重要。
吴露生(浙江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像乡下他们扎路灯这个板灯笼,每户人家做自己的一个板凳,把窗户关起来,门关起来,不声不响的。
王群力:都要比起来。
吴露生:然后接灯咯,每家每户门推开,拿出来灯都不一样,然后把它结起来互相比较,全村多少户人家就有多少盏灯。所以元宵节要闹起来,要把官办变成民办,或者官办或民办结合起来。
王群力:这个官办民办还有个什么呢,就是你们这个模式,它现在的模式就太拘谨,虽然是一个政府在做,但是做得很拘谨,去做得好象不要出事故,不要什么啊,这个灯弄得像展览馆一样。但是实际上呢就是说怎么样深入,人人能够深入参与进去,就是怎么把它打开。
郑煜:就是互动性还太少。
王群力:互动性少,还有一个就发动不够充分。实际上它真正就是有多少人在参与,实际上他们也出一点钱把它弄,弄完就算了,这个肯定狂欢不起来。狂欢一定是有内在驱动,有一种适当的组织、适度的组织。
朱成方:你不要小看我小时候我记得手上一个小小的兔子灯,那多少时候我老早就守在那儿,今天不能等要元宵再等,元宵晚上开心死了,把蜡烛插上去点亮,然后走来走去那个开心,而且小朋友都是一群群都一人一个小兔子,跑来跑去,那个穿来穿去就把整个元宵的气氛搅活了,就是一个池塘里里有好多小泥鳅在转了,我就是其中一个快乐的小泥鳅,这多少开心你说。
郑煜:那就是像刚才朱老师这么讲到,就是像他小时候拿着兔子灯在等这个元宵的时候,我觉得现在我们这个社区里边有没有可能还能把这个东西恢复起来。
朱成方:最小的灯,最不起眼的灯,但是最开心的灯。
许建:现在我觉得就是政府在办了之后,我感觉像完成一个任务一样,就是说不能出事,安全这是第一位的,包括之前搞了很多,在布置包括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在上面,其实就是完成一个任务,就是说居民个人的参与度是非常低,仅仅是看。
郑煜:就是跟朱老师说的,就是我们做,你们只要来看就行了。
许建:对对,确实是这么回事情。
郑煜:您说到这儿,我想问一问鲍科长,刚才许书记说的,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鲍海英:那么我们现在就是说我们也是很注重居民的参与,你比如说我们猜灯谜,确实我们是这样在做,你说猜灯谜的话并不是说我出灯谜,你来猜我们,现在就是很多……
朱成方:有奖品。
鲍海英:不是有奖品,就是很多镇街会陈设凳子,大家一起来猜,来出这个灯谜。就是比如说我们留下,我出的都是就是我们留下街道或者说我们这个村社区有关的,就是说一个地名、一个村名、一个古代的历史的人物的名字,我们出灯谜,然后大家一起来猜,这样子就就是居民自己出灯谜,然后居民来猜这样子。
朱成方:这个怎么把他们的这种积极性给调动起来,这如何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当中,就是这样子。我们一方面通过宣传让他们知晓我们这个活动,另外一个就是说我们通过就是这种,就是说我们刚刚讲的这些活动,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你像这种我手工做灯笼、手工编制小花篮。我给你一个展示的你这个现象就是什么呢,就是你拿了很大的一个棍子在一个水塘里搅。那我们以前怎么样我们自己就是小泥鳅,大家都在河塘里自己转,这个两码事情。就是你做了很多努力,我们知道,你做了很多事情,希望你们在搅,但是这是你在搅,有没有鱼进来不知道。我们自己是鱼,我们自己在转,这个两码事情我觉得。
王群力:现在是这样,我们对鲍科长他们就是……矛盾现在不能对着她。
朱成方:她做了很多事情很辛苦。
王群力:他们作为一个执行部门,他们在做这个工作,她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现在还是一个(形式)。但是我还想说一句,今天会长在这里,就是越是现代化越要重视民俗,甚至我可以认为就是民俗做得好不高、到不到位、彻不彻底是看你这个民族它的现代化程度、文明程度,是靠一个标准、标尺,而且要把它做得怎么地道。他们现在就像怎么做得地道。
朱成方:所以就类似的就是在韩国在日本,他们真的是很全身心地在弄。
王群力:今天我们看看在说一个好象一个狂欢节话,实际说一个很严肃的很大的一个话题,清明节他们要去是端午节,韩国人要去申遗,我们这里马上就是端午节。
朱成方:马上当回事情了。
王群力:很被动,很被动。一个13亿的民族被一个几千万人的一个小国家它做一个动作。
朱成方:而且他们就是我们这里传承过去的。
王群力:因为为什么,因为它这里有一个文化感召力和文化认同度的问题。如果说你这个国家它没有一个文化的核心凝聚力,而这个凝聚力是怎么来的,不是就是一个灯的简单这么一件事情,所以这个元宵节你要说大了,就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说小了就是人们的释放自己。实际上它是一个很大的事情,所以这里的存在的一个问题什么,它不是一个文化管它能够……文化局它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全民要有一个共识,上到政府下到(民间)。而且我认为是什么呢,经过这二三十年以来,现在已经孕育了很多这种基础和资源,这种条件,所以呢只要适当地加以策划组织,这个事情就能够玩得起来。
郑煜:所以我接着王老师的一句话,就是说目前我们其实无论是比如说社区也好、还是文化机构也好都做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的灯会,但是似乎现在讨论的时候,大家总感觉还是像吴会长说的,比较安静,朱老师说的不是闹元宵,咱还是看元宵。那么刚才是恰恰是王老师提出一点,可以通过一些其他东西来辅助它,让它这个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先进一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来看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用过什么样的现代元素来增加这种传统文化,让它达到一个闹的程度。
郑煜:感谢朋友们广告之后继续关注《我们圆桌会》。那在广告之前,我们一直提到了如何让这个元宵更加闹起来,那么除了现有的传统手段之外,我们应该加入其他的一些创新的手段,那么接下来我们先看一段VCR。
VCR:
解说:怎么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闹元宵的队伍中来,感受节日的欢乐,水澄桥社区的居民们就跟社区附近的消防官兵一起包汤圆,军民一家庆祝元宵,31名官兵多数来自外地,无法回家过节,所以能和居民们一起感受元宵节的气氛,吃到自己做的汤圆,战士们都很开心。煮好汤圆后送到社区跟居民品尝,特别是那些不方便出门的高龄老人,97岁的朱庆根老人尝到战士们带来的汤圆,感觉特别甜。
朱庆根(水澄桥社区居民):我很激动很高兴,我的眼泪都要来了。
解说:一起乘坐公交车的乘客在坐车时也讨论起了元宵节,公交车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谜,猜对了还有奖品领,许多乘客抢着猜灯谜,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市民:你有他有众人都有,我却没有,应该是个人。
公交车司机:老人小孩都比较积极的(猜灯谜)。
解说:闹元宵耍龙是重头戏,在嘟嘟城里耍龙队队员全是小朋友,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耍的有模有样,赢得阵阵掌声。
市民:(我耍的)龙头。
记者:重不重?
市民:有点儿重,感觉很有神气。
家长:多参与一下(活动),了解一下(元宵节)这种习俗。
郑煜:好,刚才大家都看了我们这个短片,就是很各式各样的一种,其他的一种,除了我们现在说的这种传统的这种过元宵的形式,民间也有很多一种创新的形式。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升这个元宵,你觉得这个提升度会有多少?
王群力:我觉得应该是,如果策划得好,应该有很高的提升度的。现代化元宵、现代的狂欢节它的要素和驱动力是什么?为什么人家要玩?比如村里,现在有些村它为什么那元宵,我发了财回来了,显得我们现在有实力了,他的经济实力他不能把钱拿出来,他这一个指标有什么可看的,元宵舞灯会他就弄得很豪华,跟结婚那个彩车一样。城里面它的驱动力是什么呢,它总不至于这个社区跟那个社区去比富吧,对不对,要比文明、比创意。就像现在什么,我举一个例子给你听,这是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各个单位的年会现在越来越热闹,这就是一个单位的狂欢。在这一天老少都没有禁忌的,领导可以怎么怎么玩他,每一个部门都有创意。其实呢这个元宵节也是一个城市的年会,相当于是这个道理,无非就是把它放大到一个城市而已。所以我想就是它一定它不是回到(过去的形式),但是原来他刚才说的那个很重要,小孩为什么拿了一个兔子灯玩啊,现在他们拿的是奥特曼而已,对不对,他无非就是拿了一个符号。他就是玩什么东西,童心他永远是未泯的,不管现代化还是不是现代化。所以我觉得这个内在驱动力怎么研究好,把它(办成)一个很现代化的一个狂欢节,是完全可以做得起来的。
郑煜:这个在刚才王老师提到创新的时候,我想问一下许书记,您觉得刚才王老师说的这种创新意识是不是可以让你们社区与社区之间这种闹的元素就会更加增大呢?
许建:作为社区。
郑煜:你们今年有什么特点?
许建:我们现在是这样的,因为总的灯会的要求已经放到吴山广场去办了,政府在主办。那我们的精力反而是关注一些孤寡老人,在元宵节的时候我们是自己安排志愿者给他们包汤圆,一起陪他们过元宵节,因为老年人家里有晚辈的呢还有人陪一下,像家里小孩都没有的,那我们组织一些社区的居民,然后我们的青少年、中小学生放假的时候陪他们一起包元宵,然后送他们,去看望他们。更关注一些公益方面的活动,这是我们现在比较关注的。
郑煜:这可能是你们现在比较关注的。
许建:对对对。
郑煜:朱老师你一直在写,你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创新点,我觉得我们缺什么,要找回什么?
朱成方:那么一个就是传承的东西,是不是能找些东西回来。那比方说斗这个东西,原来村与村之间、社区与社区之间、社团与社团之间他们有一个斗——斗狮、斗龙、斗艺,谁个好,哪个好,这一斗的话,这个斗性上来以后,这个闹腾就起来了。还有一个就是要一些创新的东西,我们要给它泛滥起来。那么比方说现在好多单位,刚才王群力讲得很好,就是它也是一个狂欢,那么有的单位搞一些车间与车间之间它也都上去,没大没小的,这也是一种闹腾,也是很开心的东西。
郑煜:谈了这么多,我忽然发现,是不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不知道……年前我们还做了一期节目,我记得是当时跟大家说,假如说我们这个节日能放长会不会好一点。现在我才发现,其实正月十五的时候其实大家……很多的年轻人像我们这些都已经到工作岗位上了,大家开始忙着工作了,其实你真的有几个人静下来去想,今天那天要玩什么闹什么,去参与什么,真的很少。那么在这里是不是有一个条件,可能大家这个春节的长假从现在的七天放到十五天,十六才上班,大家这个时候为了最后一天是不是会有一个狂欢,这个有没有可能?
王群力:当然有这个先决条件喽,你肯定要有时间的保障,对不对,刚才说了组织保障、手段保障,然后资源保障,还有就是时间保障,你这几个有保障以后他这个事情才玩得起来。尤其是你上班之后你再回来,有些人都离开家了,比如说他到外地去,或者干什么,他就肯定玩不起来。
朱成方:为什么农村要比城市要容易闹元宵,因为农村他都回来了,回来以后他过了元宵他要到城市打工去了。那么这个还有一个离情,离别情,我以后我那么多兄弟了,我们要走开了,那么今天热闹一下,它有一个条件。那么现在小孩子为什么,小孩子寒假,他倒是有时间闹腾的。那么但是现在都关在家里,你拿一个灯走失了,明天登遗失广告了,这麻烦,那么大人有没有兴趣陪他,这都是一个问题我觉得。
郑煜:所以在这儿就想问一下吴会长,假如从你们民俗上来说,我们这个过年到底是就像我们现在过七天呢,还是真的应该过完十五,这个才是算是这个年真的过完了。
吴露生:作为我们习俗来讲起来呢,一般是要元宵节以后它真正算这个年期是完了,所以呢……
郑煜:那么我想问一下,您说这个习俗应该是到十五才算完的,那么我想问一下对于目前现在社会上我们现在只放七天,您作为您的民俗专业方面,你是怎么看待的?您觉得合理吗?
吴露生:到元宵为止——正月十五为止还叫春节,年初一 、年三十夜一直到正月十五都算春节。那么那个如果说我们国家更富裕了,我们对经济没有什么更多的冲击,那时放到正月十五的话是非常有利的。
王群力:那是最好的。
吴露生:那么元宵节要闹起来呢,我觉得必然的,中国缺少狂欢节。我就觉得巴西的三八狂欢节、威尼斯的狂欢节、诺丁山的狂欢节,人家做得起,我们为什么做不起?把我们杭州的品牌节日界定,和元宵节结合起来。那比如说现在西博会是不能动的,有它一个历史延续的,就是那段时候就西博会了。但是比如说动漫节,比如说风雅颂,这一些东西你摆在元宵节做,那么有一个核心区块是政府主导的,并且呢它各种队伍都来参加比赛的,再加上刚刚讲到的群众自发和政府补助,政府引导结合起来,它会形成一个全覆盖,它就形成了一个主体的一个表达方式,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由农民自发的、草根型的、普及型的、欢乐型的各种节目出现。
郑煜:我不知道刚才这个吴会长谈的,我不知道几位你们是怎么看,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性?
鲍海英:这个可能性是肯定有的,我们实际上也在这样做的。你说我们就是传统的这种民俗的表演,然后加上我们现代的这种文艺表演,我们都结合起来的,都在做。那么我就觉得要想这个元宵灯会让大家都闹起来,那么我觉得除了这个政府主办以外,那么其实其他的一些像这种我们更多的单位、企业或者是社会各界都来重视我们这种传统节日的这种传承,那么自发地组织开展一些这种元宵的灯会、元宵的活动这样子。
朱成方:你还在想组织单位的事情,我倒想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要做起来,就是我们元宵也要是不是要来个走转改。就是现在这样子就是政府在闹灯、在弄、在倡导,你倡导了好多东西,你做了好多东西,就是刚才想的,假如你把很多东西让老百姓家家户户都进门去做了,这个我觉得就转起来了。
王群力:她就是……实际就组织机构是他们,组织手段他稍微变一变,比如说他放到社区去。
朱成方:还有主体做一下,就是不光是你们组织人在做,就是家家户户老百姓都在做。那么我做了以后肯定要显摆,我做了一个灯,我哪怕很难看的这个很丑的灯,但是今天是我做的,那我到外面去转一圈,牵着小孩子的手、我女儿全家到外面去转转,看看你做了什么灯,这个大家互相有一个交流,那么而且一种喜悦,一种成功的喜悦。我这个灯晚上,因为白天做的灯不是很好看,晚上一点照样很好看的,就这个感觉。
吴露生:毕竟我觉得你的话,就是如果这种做我们推开来的话,它就不是一种禁止的灯了,不是像拱墅某个地方摆在那里观灯的那种灯,他擎举在手里它就流动起来了。
朱成方:小孩子拎着灯,大人舞着灯,然后舞着狮,跳个舞,然后会把戏的变把戏,会把扇的演把扇,会唱小热昏的就马路上唱去,像阿六头这些。
王群力:还有就是让主持人都上街去,媒体这些,这个时候大家能看到,比如说阿六头也好谁谁谁也好。
朱成方:周志华。
王群力:让他们到街上去,然后摆台。
朱成方:不要到电视里唱。
王群力:原来的瓦址现在就体育场,反正有地方有广场,对不对,就是里把他们弄起来让他们反正有场所。
张云:人多了就闹了,就是闹。
郑煜:所以刚才大家谈了那么多的意见,其实都是说一个闹字。其实刚才王老师也说到,什么主持人也好包括什么公众人物也好都应该在这天到我们……上街,到生活当中和这些观众也好,其他的一些普通民众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让这种氛围达到一种一致。尤其是刚才朱老师提到的,就是能够把这种比如做灯,家家户户都能做灯。其实现在是我们政府做的很多努力都在组织这个灯,那么但是缺少一点民众的互动,在这里我们非常期待地看到有一天我们的元宵节,我们大家的灯不再看的是静止的灯,而是我们手上拿着一个流动的灯光进行闹元宵。感谢收看本期圆桌会,再见。
再说几句:
张云:我最喜欢就是家家户户做灯笼。
吴露生:元宵节应该是人民的节日,元宵节不能光光停留在一个灯上,就需要要让每一个人的参与度要提高。
王群力:实际它是一种回归,它是一种文明的体现,越是物质文明发达越是需要有一种精神文明的回归,而这种精神文明的用一种民俗的体现就是元宵节的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