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如何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
hwyst.hangzhou.com.cn  2014年08月11日 16:51:45 星期一

  分提要1:

  如果引入企业的市场运作机制,我来盈亏,我的责任我来负。

  他是存在竞争的,要从原来环境集团做的地方,要抢下一块骨头。

  秋水苑做了这么久的试点,效果并不理想。

  我非常欢迎李总,到我们东平巷社区来做试点,我每年可以再帮你申请公益创投基金。

  如何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我们圆桌会》广告之后继续深入讨论。

  支持人张平:我不断在强调一句话,人们都说现在的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们有品质的生活,大家都感觉很好,但是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我们都是罪魁祸首,垃圾和每个人都有关系,谁都难逃罪责,在这个时候,老是职责政府或是埋怨政府,或者寄希望于政府来做好这件事,我觉得他是推卸责任,这是我的态度,所以目前来看,所有这套体系的建立,它的基础是每个市民,你的自觉行为,那么首先政府,它通过行政这套体系,它有这么一揽子的想法和思路出来了,这一揽子比较完备的,这样一种思路,我觉得作为这点,我们大家是给予高度肯定的,关键就在于怎么能够实现它,是不是,政府的归政府,市民的归市民。

  竞舟路农贸市场经理邵国强:我觉得这是两条非常明晰的路,说实话,我很愿意执行政府的政策,但是一点。

  主持人张平:我们给他鼓掌。

  竞舟路农贸市场经理邵国强:我就怕到最后不了了之,像环保袋的事情,政府部门有没有在执行,监管部门有没有在监管。

  主持人张平:就是说农贸市场的这个老总,他的感受谈到现在为止,一句话,就是对政府监管不满意。

  不是不满意,是不严。

  主持人张平:不严。好,不严也就是不满意。他就是感觉到这方面政府监管不够严。那这一部分是不是政府的责任。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政府固然有责任,但是如果我认为,如果引入企业的市场运营机制,我来决定,我来盈亏,那我的责任我来负,然后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机制,那么我认为这个事情,把我们在座的这条线,可能会每个人都会穿起来,我认为是这样比较妥当。

  竞舟路农贸市场经理邵国强:我觉得这个是非常有意义的,就是说政府既然你管不好,有一些事情,你就干脆完全交给第三方,我也不要那一百辆多出来的车,你就从它的垃圾分类的教育,从它的收集、投放,到后面的处理,就由你第三方独立去处理,一条龙,一体化服务。

  杭州日报资深媒体人特约评论员陈华胜:这个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你说政府管不好,那你企业管得好啊,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政府头上,这个是对的,有些事情政府只要,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

  主持人张平:就这个问题,咱们再好好探讨一下,比如说这个老总,这个小区交给你了,你准备怎么管。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刚才说的厨余垃圾怎么分开,那么我们说实话,确实是这个存在很大的难题,那如果我进来的话,我企业人员,我会通过积分,经济原理一些原理,对他进行一些鼓励的措施,主要是鼓励为主,因为我没有处罚的手段,对不对,你要给他一点好处,然后我在小区里

  建设自然的回收方式,让居民觉得我这个投垃圾,好像是简单又好玩,他会容易接受的多,那么这是第二个点,第三个点,杭州市除了垃圾分类,还有一个再生资源的回收,体系建设,我们杭州现在就有400多家回收网点都可以以网络的形式,把这个东西带动起来,那么最后就是说,我把这些垃圾分类出来后,然后我下面的,因为我下面有回收站,有分拣中心,都是通过国家商务厅验收的,有这个职责,就是完全可以处理。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龙於洋:我有一个顾虑,什么顾虑呢,像这位老总的企业

  他可能关心的是一些,可回收的、有利用价值的,那么那些不能回收的东西怎么办。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那么实际上,如果把这些可回收的做好了,那么我们剩下来了厨余垃圾是什么,说实话,我就是剩下了一些,我们农贸市场买的袋子,我们回收面很广。

  主持人张平:塑料袋。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这个最难搞,其他的居民都会配合,那些厨余垃圾呢,就厨余垃圾的话,就是我们有两个方式,就是我把分清楚了。厨余通过我们的酵素处理、堆肥处理,可以减量50%,这个我们已经试验成功了。

  主持人张平:那就是说,我现在明白您的思路了,如果说这个小区有你这个公司,你来负责的话,可回收的都被你们拿走了,作为资源利用,完了以后,那些不可回收的,你把它分拣出来,像那些塑料袋比较难处理的,你怎么把它处理掉,厨余垃圾把它堆肥做酵素,这样就地减量。这样的话,至少减量60%以上,就你一个公司可以做成这一步。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对,完全可以做到,包括对居民的宣传,对居民的垃圾分类的指导。

  主持人张平:你们都可以上门进行指导的。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对,这实际上我们在秋水苑,这个工作已经做到了。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而且他这里很重要的一个变化,这样一做的话,我们过去大家可能看到的,上门收垃圾的这些人,他摇身一变,就成了一个社区的环保员,都作为你们其中一员了,你们把他都给收编了,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实际上他这些东西,就是卖到我的回收站,我无非是把我原来的方式,颠覆创新一下而已。

  主持人张平:好的,作为一个企业这样做,它肯定要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一定要有盈利的,就是说其实它这个是有盈利空间的,如果说做得好的话。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这个如果说我就是说,我们现在按照杭州市目前的标准,目前的补贴机制,是清运费,现在给城管的,清运费是265一吨,那么,刚才我们都有一个测算,这个都有数据,我们经过2011年到2013年,2年的测算数据,我们基本上亏损200块/吨左右,如果说这个265块的补贴给我,我来处理把它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那么我至少就是说,减少了天子岭的填埋场地。

  主持人张平:我想问一下,像你这样的公司,目前在杭州有多少家,像我这样的公司。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目前配合城管做的只有我们一家,只有你们一家,我也很赞同企业这种参与。

  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龙於洋:其实这就是上面的,市场运作的相应,因为很多工作,我们全部靠政府的力量来做,落不了地,很多再好的技术再好的方法,我们也推行不下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教授博导范柏乃:我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政府的话,因为你垃圾非常大,政府是有限的,有限的东西很难管住,无限的服务对象

  所以说市场化企业化和第三方可能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是第一,第二的话复旦大学开过一个会,哈尔滨的话,它一个城市,它处理垃圾,它有两家垃圾处理公司,它每个垃圾处理公司的话,可能都能处理1000吨,但是它现在处理的问题,它的垃圾是做肥料的,它是能盈利的,它的城市垃圾的话数量太少了,它还要从其他的城市运过去,这可能是说。

  主持人张平:这个垃圾也是一种资源。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教授博导范柏乃:我们杭州的话,我认为一家公司太少了,如果说整个杭州成立

  50家垃圾处理公司,形成竞争机制,政府补贴,什么财税,税收优惠劳动力培训,给予各个方面的激励措施,我认为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张平:但是大家也担心,如果说你把可回收的,赚钱的拿走了,那不能赚钱的,你悄悄把它随便处理掉了,减少你的成本,就像现在一些垃圾到处乱倒的现象。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但是这个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他是这么在做,那以后招投标的时候,他必然招不到新的。

  竞舟路农贸市场经理邵国强:你们可以搞个联盟,就像你说的招标一样的,我前段时间发现,一个招标,一个单位,就弄了好多家企业的投标书,甚至10家、20家、30家。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其实都是一家。

  竞舟路农贸市场经理邵国强:其实最后就他一家。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但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社会上是存在,那么我们是不是政府来主导这个事情,监管力度加强,说到法规立法。竞舟路农贸市场经理邵国强就是谁来监管。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另外我觉得,李总这里绝对不可能做到垄断,为什么,现在我们在做的就是,杭州环境集团在做,他是存在竞争的,要从原来环境集团做的地方,要抢下一块骨头,拿一个小区也好

  拿一个社区也好,这个你如果做得不能比他好,他为什么要交给你做,李总,是不是这个道理。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实际上我说句话,我抢了环境集团的饭碗,也存在竞争。

  主持人张平:所有的这些问题,大家提出来了

  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目前来看,刚才老总的方式基本上,都把它解决了,是不是,刚才用公司化这样的,进驻小区这样的运营,似乎都它解决了,首先可回收的,公司是可以把它给回收了,不可回收的就地可以进行处理,关于直运的问题,混装直运的问题可能也不存在了,目前我来推测的话,按照您这个模式,是不是,你这个垃圾专门有车来运吗。

  杭州申奇废品回收连锁有限公司李震:我们有专业的厢式货车,可以,如果说我建议,如果说城管他100辆车给我的话,我会做得很好。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其实说白了,就是做好做坏也都是你的了,你只有做得好,你才能赚到钱,你只有把口碑更好地利用起来,才能赚到钱,你做得不好,你自己最后钱都赚不到了,所以政府实际上做了一个,给你空间,给你政策,然后做好做坏都是你的。

  主持人张平:社区干部、街道干部,听到这样的一种思路,你们是支持吗。

  丁桥大康苑社区干部王侃磊:刚才这位经理在说他可以完全承包一个小区,绿色浙江也在说秋水苑在做试点,开口就说了秋水苑,做了这么长久的试点效果并不理想。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我们还没有做这一步,我们接下去就要做这一步,我们几乎动用了所有的传统方式,所有的传统方式包括哪些,志愿者死守桶,我们都看见过,我们上午下午死守桶,但是我不可能24小时守桶,那我做不到,然后第二个,上门辅导,我们也做得很辛苦,而且517户家庭都走过,但是我们发现,所有的这些传统方式,包括我们厨余小分队

  社区的志愿者我们都做过,发现这个是有一些提高

  但是提高不明显,就是离我们的目标差距还是有一点的,所以我们说只有用有变革的一种手段,才有可能会有实质性的进步,但是今天我们没试过,我不敢说一定能成,但是至少我们不试,怎么知道它能不能成。

  主持人张平:你想说什么。

  丁桥大康苑社区干部王侃磊:作为我社区层面

  如果李总真的能够达到减量60%以上的话,我非常欢迎李总到我们东平巷社区来作为试点,我每年可以再帮你申请,公益创投基金来扶持你,谢谢。

  主持人张平:不错掌声来一下。我觉得这个很好,条件就是这种,社会市场化的思路,你们作为社区、街道都很欢迎,对你们来说是一个劳动力,非常大的解放是吗。

  古荡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温小云:确实是,我们也很欢迎,第三方力量加入我门垃圾分类。

  主持人张平:因为她从头到尾,她紧皱眉头,她都很反对说你用这种层层涉及,对她们进行考核的方式,苦不堪言是吗。

  古荡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温小云:对街道和社区来说,这一块量化的数字实在是太高了,我们真的没办法做到,落到最后,就是虚的数字,其实我们很想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东平巷社区主任郑欣:作为我社区层面的话,我今天讲一句,就是因为垃圾分类工作,可以说是我们社区的重点工作,但是这项重点工作只有一个人在管,就是城管委员,城管委员他一个人,要管13条线的工作,他始终把垃圾分类放在最前线了,但是还是真的是管不过来,包括垃圾分类的台账的检查,垃圾分类的台账一年的话,将近有2万多页,都是要靠一个人做出来的,他又要管每个社区5000多户人家,上门的宣传,真的是力量不够,如果使真的有一些公益创投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包括我们的一些公益组织

  到我们社区来帮我们做垃圾分类,我们是非常的欢迎。

  热心市民施美星:我们是潮鸣街道下属的,一个品之行公益团队,你们的工作人确实是少,所以街道里就是想,利用街道现有的公益组织,带动街道的一些其他,现有的一些公益团队,这样发动大家的力量,这是一种社会的力量,确实是需要这么做的,包括第三方企业的运作,等等这些都是需要的。

  杭州日报资深媒体人特约评论员陈华胜:这个我非常同意她的说。其实环境服务其实是一个,环境服务的意识,我觉得垃圾分类要做好的话,它关键一点是让老百姓轻松地,做掉这件事情,那么很多时候你的住房设计,房屋开发商在设计房子的时候,是不是能够让我有一个,厨余垃圾的顺利通道,直接从那边走掉了,那么我另外的垃圾,就不需要再那个了再来分,家具设计商,我觉得大家都要有,这个环境服务意识,政府其实要做的是导向的问题,而不是每件事情都揽着我来做,这个是做不好的。

  主持人张平:你之所以反对,可能这才是你说出真心反对的理由,这个意思。

  杭州日报资深媒体人特约评论员陈华胜:不能用全部导向,全部都来治,然后用法律,用经济杠杆来治,这个我觉得不对的。

  主持人张平:终于明白你为什么反对了,是在这个地方反对是这个意思大概是,是不是,所以目前来看,因为大家一说感受,首先反对的是咱们的街道的,城管科的这个同志,她觉得层层考评,这个方式从字面上来看很美,但具体实施,首先,你们承受不了,第二,可能不会有好的效果,这是你们很大的顾虑,第三,还要做假。

  古荡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温小云:我们这么几年工作,垃圾分类工作做下来了,我现在是总共有8个字的感受,精力不够,另外一个是信心不足。

  主持人张平:好,社区的干部都有这个感受吗,全部点头,他们都同意。

  古荡街道城管科副科长温小云: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刚开始杭州市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我们非常有信心地在做,而且老百姓这块也很有积极性,那么四年做下来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宣传方式,老百姓已经激不起他们的兴趣了,是吗。

  东平巷社区主任郑欣:我们社区层面的奖品,已经提高到iPhone手机跟比亚迪汽车了。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陈浩鼎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