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提要】
【解说】:海塘的建造抵御了潮水侵袭,造海塘给杭州又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市政协特聘委员王其煌】:杭州更重要是因塘而存,没有塘就没有杭州城。
【市政协委员周震】: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
【市政协特聘委员姜青青】:体现了我们当地人的一种创新。
【省钱塘江管理局主任科员邢云】:屡毁屡建,但是一直坚持不懈的建下去。
【解说】:我们圆桌会,稍后继续讨论。
【主持人郑煜】:那么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场在座的嘉宾们,目前我们通过这种古海塘的建造以后,它对钱江潮的形成,或者是说钱江潮现有的每年观潮节时候,钱江潮表现出来的几种形式,基本上是固定的,那跟我们当时造的古海塘,是不是有一定关系。
【省钱塘江管理局主任科员邢云】:肯定是先有潮再有塘的,如果没有这个海塘,可以想象就我们的钱塘江涌潮,就好像亚马逊的涌潮一样,就是在广阔的平原上,肆无忌惮地奔流,我们的海塘建造了,也不止是应付潮水的,另外也是刚才我们,王老师已经间接地讲了,他去爬海塘要上一个坡,就是因为我们两岸的平原,比钱塘江的高水位要低3-5米,没有这个海塘的话,这潮就直接淹没我们的杭嘉湖平原和萧绍宁平原了,但是这个海塘,它也是起到了一个固定涌潮的作用吧,因为以前如果没有海塘的话,涌潮在滩地上摆动,那最佳观潮点肯定就是不同的,因为我们钱塘江主流向北摆,那北边看潮好看,向南摆我们杭州看潮好看,但是把钱塘江的海塘固定住以后,我们的最佳观潮点,慢慢地也就固定了。
【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副研究员张倩】:亚马逊河的潮,因为它一直是湖面,这样子比较宽广,它没有很多像我们塘,这种人为的这样一种阻击,所以它的潮可能更多的是一线潮,然后就是从这个潮的景观的这种独特性来说,我觉得像我们钱塘江潮,它其实应该更甚于亚马逊河的潮。
【主持人郑煜】: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古海塘的演变,和我们杭州城市之间的演变,是息息相关的,在这儿我想问一下姜老师等几位专家,你们是怎么看待,古海塘和我们城市间的这种关系的。
【市政协特聘委员姜青青】:我们钱塘江潮水它的形成,跟我们钱塘江的河口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就是喇叭口,就是涌潮从喇叭口外面进来,随着江道的逐渐收窄,然后江潮就逐渐抬高,那么这样的一个形状,我们这个喇叭口是什么时候形成的,那么根据历史地理一些专家的研究,就是在6000年前,大家看这条虚线,就可以看出我们的钱塘江河口,就喇叭状的形状在6000年前已经在形成了,南岸基本上还是跟现在差不多,但是北岸有很大的区别,这张图是南宋时期的,地方志上面保存下来的,一张距今700多年的一张地图,可以说是我们杭州现存的,图像资料最早的版画,这是江干区这一块,很明显的像长城这么一条,是什么呢,就是石塘,就是北宋时期张夏修筑的,就是叠石,就是大石块一块块叠起来的,这样一条,这是非常明显的,杭州因为有这一条,抵御海潮的这么一个堤坝,才能够立足我们这个城市。
【市政协特聘委员王其煌】:正因为塘的存在保证了城市的发展,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筑塘的技术不断地提高,所以它保证了我们城市的不断的发展,从北宋开始,杭州就开始有入海口,原来那个钱塘江还不好入海,唐朝以前我们货物运输,都从浙东运河运出去的,唐朝的运河,到了五代堤筑好了以后,钱塘江治理以后,我们钱塘江可以直接通海了,所以到北宋的时候,我们全国成立了4个市舶司,现在叫市舶司,就是对外的外贸窗口,在这以前只有三个,广州泉州和明州,就是宁波,北宋开始把杭州放进去了,杭州这个市舶司的设立,对杭州的繁荣,对经济的发展太大了,这个就是因为塘的关系。
【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副研究员张倩】:其实我们西湖也是一样的,受钱塘江的影响也非常深,因为在2000多年以前,其实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我们大家都知道西湖其实它是一个泻湖,那么也是因为钱塘江潮的,涨潮还有退潮,夹带一些泥沙过来,那么形成这样一个沙坝,那么最后形成这样一个泻湖,其实也是受我们钱塘江的影响,还有包括刚才王老师也提到运河,在五代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就是浙江闸和龙山闸,这两个闸就是,其实是沟通钱塘江和运河的非常重要的两个闸口,那么从五代以后呢,我们很多货物可以从运河通过这两个闸口到钱塘江,然后再通向杭州湾。
【市政协特聘委员王其煌】:杭州可以说平时我们都讲,因湖而名因河而兴,没错,因为西湖出名的,我说是杭州更重要是因塘而存,没有塘就没有杭州城。
【主持人郑煜】:这里面是不是也体现一种,我们杭州的一种精神,就是我们不断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拼搏做斗争,然后换取我们安定的一种生活,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塘技术的革新,是不是也预示着我们在生活,和历史前进过程当中,我们的创新的精神,也在不断地出现。
【市政协委员周震】:我觉得这个其实海塘的文化,应该是提升到和长城,和运河文化一个级别,为什么,因为以前的人的观念,长城是相当于一个军事工程,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然后运河的话,对我们中国的经济,历史上的经济发展,包括一些漕帮文化,这些都是有影响的,那我们可以把古海塘,就想象成水上的一个长城,因为它的建筑难度不亚于长城,而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斗争。
【市政协特聘委员姜青青】:整个海塘的修筑,它有个技术的革新,那么这个技术一步步地发展,我觉得就是体现了我们当地人的一种创新,所以我们这个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这种创新精神,还有一个就是元代时候,曾经描写我们杭州的萧山人,说他习俗奔竞,就是当地的民风,就是有一种奔走竞争,有这样的一种习俗在里面,我说的奔竞就是我们比如讲的弄潮儿,现在弄潮儿的概念,就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就是创新精神。
【省钱塘江管理局主任科员邢云】:对于修海塘来说,一个是创新精神,还有一个我觉得是顽强拼搏,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因为我们这个海塘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但是就是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建下去,我觉得这可能对浙江人,也是人文精神方面的一种影响。
【市政协特聘委员王其煌】:两岸过去叫塌江,塌江的历史也可以写本书,因为钱塘江进来,(塘)经常要变,所以有时候南边塌掉了,好多老百姓从萧山那,奔到三堡七堡这边来,有时候把七堡这边冲了,靠北边冲掉了,所以你去看现在在三堡七堡这里,有不少祖籍在萧山的,同样的萧山那边,也有不少你去看,靠南阳那边,好多就是这边过去的。
【江干区政协委员王勇军】:杭州人有句话:杭州萝卜萧山种。
【市政协特聘委员王其煌】:所以这就是一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