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新闻发布>最新发布
 
一碗小炒野生蕈撂倒五个大汉
hwyst.hangzhou.com.cn  2014年08月21日 17:02:27 星期四

 
五位中毒患者在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室里接受积极治疗。
 
 
    杭州网讯 8月21日凌晨,浙江省新华医院就收治了五位因食用野生蘑菇而中毒的患者,由于不清楚患者食用的是那种类型的毒蘑菇,也不能判断患者的中毒类型,对预后更难以预测,为此医院特地成立临时抢救小组,加强对他们的救治。到下午为止,记者看到五位患者还在血透室进行血液过滤治疗,未脱离生命危险。

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冰之表示,杜绝毒蘑菇中毒需掌握两个原则:

一是、在无识别毒蕈经验前提下,不要自采蘑菇食用,也不要在移动商贩处购买干或新鲜的蘑菇。而在市场采购了新鲜蘑菇,应先在沸水煮几分钟,捞出,然后再炒或焖;

二是、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临床抢救时间上把握6小时内洗胃,24小时内血透预后效果为佳。

一碗小炒野生蕈撂倒五个大汉

“无毒不蘑菇”是民间流行的一句俗语。但野生蘑菇的美味,却仍让不少百姓抱有侥幸心理。

 38岁的小杨来自河南,在杭州周边的一个乡镇建筑工地上打工。昨天下午收工后,小杨前往住所附近山上闲逛。阵雨过后,空气新鲜,山上的植被更显得生机勃勃,小杨看见一些白色的小蘑菇,样子长得和老家的蘑菇相似,就顺手采了一些拿回去,并用清水洗洗后炒了一盆。晚饭时,他还邀请一同打工的4位河南老乡一起喝酒聊天。

当时大家边喝酒边吃,没有感觉异样。可过了2个小时左右,五人开始感觉恶心,呕吐和拉肚子,在旁工友觉得情况严重,立即拨打120。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连夜转到省新华医院。急诊科医生紧急为这五位患者行洗胃、灌肠,输液等排毒解毒治疗。

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科主任周冰之告诉记者,五位中毒患者均男性,年龄在35-50岁之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其中有三位已经出现肾功能指标异常,一位出现心肌酶谱指标异常。

由于不清楚患者食用的是那种类型的毒蘑菇,也不能判断患者的中毒类型,对预后更难以预测。

记者了解到,蘑菇的学名叫蕈类,资源丰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野生蕈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被人们冠以“山珍”的美誉。蕈类通常分为可食蕈、条件可食蕈和毒蕈。全世界有毒蕈200余种,我国有190余种,极毒者30余种。

周冰之主任表示,夏季是蕈类生长的旺季,也是毒蕈中毒的高发季节。由于某些毒蕈的外观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而有些毒蕈中毒类型发病迟缓,病人往往开始不重视,就如肝肾损害型中毒,有72小时的假愈期,期间发病不明显,但机体内部病理过程继续发展,等到症状突然加重恶化后才就诊,却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期,造成机体严重损害甚至衰竭的后果。

专家指导:吃毒蘑菇中毒后教你如何自救

周主任提醒,如果中毒者自救得当,能大大减轻毒素的吸收速度。在出现中毒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同时,应采取以下自救措施:立即进行自我催吐,自我洗胃,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ml一次,然后用筷子或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吸收,但对于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

同时,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可让中毒者饮用盐水或糖盐水,补充体液防止休克。还要注意将食用过的剩余蘑菇,一并送医院供检验查明所中之毒。

知识链接:毒蕈中毒的各类临床表现

由于食入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和分量不同,且病人体质、饮食习惯也不一样,因此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但中毒表现一般分为以下四类:

 1、胃肠炎性:此型患者进食蘑菇后10分钟~2小时时出现无力、恶性、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恢复较快,预后较好。产生此类症状的蘑菇很多,如:红菇、乳菇、橙红毒伞、月光菌、腊伞等。

 2、神经精神型:进食后10分钟~6小时除出现胃肠炎型症状外,尚有瞳孔缩小、唾液增多,兴奋、幻觉、步态蹒跚等。

 3、溶血性:潜伏期6~12小时,除胃肠炎表现外,还有溶血表现,可出现贫血、肝肿大等。此型中毒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治疗多可康复。

 4、肝肾损害型:进食后10~30小时出现胃肠炎型表现。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然后出现以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表现,但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可有精神症状。一般病程2~3周,病死率高。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刘彦泽 通讯员 阮芝芳 樊浩 编辑:徐洁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杭网议事厅”获2013年度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网议事厅”再获社情民意直报点先进单位
·杭网议事厅获“市民之家”年度红旗窗口殊荣
·杭网议事厅加入"四位一体"联动运行工作模式
·“杭网议事厅”荣获人民建议集体奖
·杭州网荣获中国城市网站联盟三项大奖
· 杭网议事厅“社区服务岗”荣获杭州新闻奖
·“杭网议事厅”走进白杨街道 望公交更便捷
·热心市民称赞杭网议事厅进社区很贴心
·网友赞议事厅 建议采用回访制让平台更贴心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新浪微博: @杭网议事厅
微信ID: hzwhwyst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10366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2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浙网文[2012]0867-091号 |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11041366号-1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
Copyright © 2001 - 2014 Hangzhou.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