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资料图)
杭州网讯 高考改革的火炬传递到了中职课改领域,未来的中职教育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不妨大胆设想:“一学年两个学期”将变为“多学期”、必修课将尝试走班、选修课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临企业体验真实职场环境、“学徒制”在中职花开遍地……从2014年年末开始,这些都将不再仅仅是设想,而将真正成为中职学生的学习常态。
11月12日上午,浙江省教育厅面向全省各地市教育局,召开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的动员与部署视频会议,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踏步正式迈开。
强化学生的选择性是核心 建立多样化的课程体系
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展画指出,本次改革总的思路是把选择性教育思想引入中职课程改革,努力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包括课程选择权,专业选择权,学制选择权,与此同时也赋予学校相应的课程、专业、学制确定权。学生在校期间经过一学期适应性学习后,围绕直接就业或继续升学可以进行不少于两次的选择。包括专业方向或专业。逐步推进和实行“走班制”、“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现代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分析:“中职教育一直存在两种要求,一是直接就业、而是继续升学。但这几年中职教育的总体培养模式没有太大变化,中职学校亟待‘转型升级’。我们将从中国和我省的实际出发,推进职普融合,在中等职业教育中融入普通教育的内容,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以此满足学生无论直接就业还是继续升学的需要。”
浙江省将动员学校努力开发各种选修课,鼓励建设多样化的课程体系。建设“核心课程”和“自选课程”两大体系,既加强必修课程建设,又加强选修课程建设。
方展画说:“为保证学生有较充分的选择权,尽最大努力增加选修比重,规定选修课程教学时数原则上不能低于总课时的50%;限定选修,学校至少要按2:1比例为学生提供能够选择的课程。”
推行“现代学徒制”理念 要让学生都来研究《红楼梦》
改革的另一项重点,是教学机制的转变,大胆尝试“做中学”、“学中做”等新的学习方式,切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育学生学习兴趣。改革管理模式,在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理念引领下,灵活多样地探索长短学期制、长短课制、弹性学制;改革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学分制’,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质量评价方式。
方展画打了个比方:“我们主张,让学生都来学习《红楼梦》,让烹饪系的学生研究里面的菜肴,让建筑系的学生研究里面的古建筑物,最重要的,是能够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专业技能。”
方展画表示,“现代学徒制”是中职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前的中职学生都是在黑板上学技能,理论和技术脱节。我们通过‘学徒制’让学生在高一就能到企业实地体验,感知专业,在高二实行‘学徒见习’,加深专业体验”。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刘希平表示,希望通过中职课程改革,帮助更多的学生沿着职业教育的阶梯不断攀登,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培养更多的不同层次的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