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出未来 |
hwyst.hangzhou.com.cn 2022年06月13日 11:19:46 星期一 |
探索 打造现代化基本单元,让小区焕发新活力 对于翠苑一区的未来,王嘉岚已做好准备。但新近发生的一件事,仍让她感到意外和惊喜,“群里刚发布核酸检测志愿者征集消息,就有90多人报名,大部分还是年轻人。” 不少专家,将年轻人参与事务,看作社区治理水平进步的一项标志。王嘉岚告诉记者,改造启动时,社区就成立了有12名成员的居民监督组,同时整合“红之善”党员巡逻队,共有80余人,带动居民参与、支持、配合小区改造工作,“69栋楼和公共区域同步施工,难免影响居民生活,比如所有车辆要停到周边商场、企事业单位等,最近的点步行也需10分钟,但大家都很配合。” 这些天,宁波鄞州樱花社区的志愿者们,陆续收到了“樱花勋章”。“连续两次直面疫情,居民自发形成志愿者队伍,无私奉献、配合默契,帮助我们扛下艰巨的抗疫任务。”回忆这段经历,一个细节让社区书记钱慧波尤为动容,“核酸检测过程中,他们进行了精细化分工,既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也压缩了居民排队等候时间,让我们看到了社区自治的能量。” “从改造方案落地,到施工项目监督,我们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让居民成为紧密团结的伙伴,进而形成政府推动、社区调解、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宁波市住建局城市更新处有关负责人说,从这一角度讲,老旧小区改造,还是一次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变革的尝试。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初,省里明确要统筹未来社区建设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两者融合衔接和迭代升级。也就是说,各地必须将部分未来社区建设试点,放到老旧小区、次新小区之中。 居住1.2万余人的绍兴越城区北海街道快阁苑小区,就是典型。它是越城区投资最大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也是绍兴首个未来社区建设旧改示范项目,总投资达3.8亿元。除了立面改造、雨污分流等,街道和社区将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 “我们针对老年人较多的情况,打造社区邻里中心,涵盖便民食堂、医疗服务等功能。此外,还将建设2.8公里的沿河滨水步道,借助数字化手段,打造未来社区‘云平台’。”北海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完善的功能设施,将有效提升社区服务能级、应急能力。 旧改过程中,宁波江北区外滩街道也推动各小区将闲置用房变为“长者之家”,植入低幼儿托管、智能科技云医疗、老年大学和公益组织孵化基地等多项功能。“在这里,老年人也能把‘数字生活’过得很溜。”采访中,70岁的宋师傅连连点头,对这一项目十分满意。 “教育、健康等九大应用场景是未来社区建设基础场景。各地也会基于自身特色,构建独树一帜的生活全链条服务链。比如,我们的重点是教育场景,让居民‘一出家门就进校园,一出校门就进家园’。”采访中,王富强带着记者穿梭于凯旋街道景芳板块四个社区,一条景昙路,串起凯旋实验幼儿园、茅以升实验学校、杭州春芽实验学校等,还有杭州市景芳中学、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等散落其中。 很快,随着设计方案成型,这一占地50.55公顷的片区面貌将焕然一新。比如,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变身社区学院,6层楼高的“教学楼”,开设形体、母婴、养老护理等课程,让老年人有事可做、年轻人有课可学、小朋友有活动可加入。而景新书画院、景泰蓝工作室、景芳诗社等,一个个藏身景新社区的社团,平时能为居民带来多元教育文化活动,一旦遇到社区、街道封控等情况,也能就地转换职能,与物业服务公司、沿街商铺自治协会等联合,助力社区除险保安。 当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场景,逐步植入老旧小区,从智慧养老到托幼服务,从青年娱乐到数字出行,一个个城市片区有了更多想象空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浙江日报记者 沈晶晶 吴佳妮 王凯艺 阮帅 编辑:叶丽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