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网议事厅 | 网上服务 | 热点热议 | 问计于民 | 新闻发布 | 民生恳谈 | 记者出击 | 政策库 | 我们圆桌会 | 使用帮助 | 频道简介
  当前位置:
杭网议事厅>>热点热议>>关爱农民工 传递城市温暖>>寻访农民工>>  

18年城市奋斗史:一个木工班班组长的励志故事

2012年01月13日 10:59:42 星期五  杭州网

 
只有小学文化的徐远江,现在已经对建筑工程中最难的木工工程图纸翻样十分精通。

  编者按:临近春节,在我们这座城市中忙碌、打拼了一年的农民工兄弟都开始陆续返乡。这一年,杭城又变美了,但是“美丽”的背后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他们,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为了感谢广大农民工兄弟这一年来为城市作出的贡献,春节前夕,杭网议事厅特别推出“农民工兄弟,辛苦了!”系列报道,还原他们的生活状态,追述他们为这个城市做出的贡献,倾听他们心中的愿景和梦想。

  徐远江今年46岁,供职于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所在的项目是杭政储出(2009)50号地块商品住宅工程。

  18年前,他独自一人从四川一个叫做农权村的山沟沟来到了杭州。当时的火车票是90块一张,路上要坐两天两夜。因为家里穷,小学毕业后他没能继续上学,在老家,他唯一会做的是帮人钉木板。

  今天,坐在我面前的徐远江已经承包了一整个木工班组,一年的收入达到20万。整个班组有一百余个工人,这些工人的平均年薪也达到了5万元。这两天,他刚给工人们结完了账,明天,他就打算和儿子开着新买的现代越野车自驾回家过年了。

  是的,这绝对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一包榨菜过两顿饭 一个月省下两千块

  徐远江的家在四川省长宁县长宁镇农权村。1994年他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家里有双亲、有妻子、有儿子。

  用他的话说,他想要改变家里的生活条件,减轻父母的负担。本着一个简单的愿望,他收拾行囊跨上了来杭的列车,开启了他的打工生涯。

  来到杭州后,他过过很长一段时间苦闷的日子,找不到工作,到处遭遇拒绝。在一次网上聊天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安徽的朋友,正在新盛集团做钢筋工,经介绍就来到了这家公司。

  有了老家帮人钉木板的“工作经验”,徐远江第一天的表现在老板眼里得到了满分,就这么定下了11块钱做一天的价格,开始做起了木工。

  “那个时候家里穷,就想着要拼命干、多赚钱。”徐远江回忆说,自己一般一个月做工26天,每天只吃两顿饭,唯一下饭的菜就是当时两毛钱一包的榨菜,其他一分钱都舍不得用,全部存起来寄回老家去。第一年,徐远江就存下了两千元。

  十八年奋斗拼出有房有车的高品质生活

  让徐远江很欣慰的一件事情就是,来到新盛以后,一直得到老板的看中,工资待遇也在不断提升。

  第一年的下半年,他的工钱已经从11元/天涨到了18元/天,之后每年都会再涨个十几块。

  到1997年的时候,他开始做起了班组长,帮着老板做管理。也是在这一年,他把老婆儿子都带来了杭州,一起在这个工地上干活。

  2002年,他正式开始自己带班,成立了木工班组,在公司里承包木工项目。手下的很多工友都是四川老乡,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慕名而来的——

  当时,村里和徐远江一样出来打工的青壮年超过80%,但是做出成绩来的,全村只有两个,徐远江是其中之一。七八年前,他就花费20万在县城里买了一套150平方米的房子;三四年前,他每年过年回家已经打上了“飞的”;现在,又花费18万购置了一辆车。这些在村里都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现在,徐远江手下的木工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人,兄弟们的收入都在不断提升,他自己的效益也是水涨船高。

  对此,徐远江的态度是谦虚中带着一点骄傲,他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作者:记者 施文 编辑:谢洁青
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策划/编辑:赵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