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虹学校的教学楼还看得出由工厂改造的痕迹。
蜷缩于工业区商业楼和厂房间的滨虹学校
挤得严严实实的教室
杭州网讯 杭州是个美丽又繁荣的城市,许多人带着梦想,带着家人前来这里寻找自己的一方天地。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杭州市常住人口为870.04万人,其中外流入人口为235.44万人,占27.06%,流动人口中的学龄儿童数量相当可观。
应运而生的民工子弟学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难问题。孩子何处就学的第一步已经基本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是否能跟上孩子们发展的需求,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家长:“可不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宽敞的教室、一个足够大的活动场所”
近日,一位李先生向杭网议事厅反映:“我的孩子在滨江区的滨虹学校上学。可是这个学校的一些设施太差了,能不能为孩子们改善下校舍环境?”
据李先生介绍,他的孩子目前在滨虹学校上一年级。“这个学校是由一个厂房改造的,校舍破旧,占地面积也较小。五六十个孩子要挤在一个40平方米的教室上课。学校也没有宽敞的活动场所,操场面积太小了。” 李先生担心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
有着同样担心的还有唐先生。唐先生的孩子现在是滨虹学校的六年级学生。“从孩子入校开始,学校校舍、教室和活动场地就没扩大过,但是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教室和活动场地就显得太小了。虽然开运动会学校可以借用别的公办小学的运动场,但是这毕竟不是个长久的事吧。”
“可不可以给孩子们一个宽敞的教室、一个足够大的活动场所?”唐先生告诉记者,这并不仅只是他们两位家长的愿望,也是该校大多数家长的心声。“大家都希望孩子们不仅有书读,还有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李先生和唐先生口中的这所滨虹学校是滨江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工子弟学校,以杭州市滨江区民工子女为主要生源,创办于2007年,建校之初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了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对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