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村民互动现场。
与村民互动现场。
村民代表发言。
专家、教授、村民互动现场。
杭州网讯 今年三月份,在杭州有一个事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杭州余杭一个叫良渚文化村的小区里出现了一份包含有26条“村规”的《村民公约》,这份“公约”实现了我们许多人梦寐以求的这么一种和谐相处,互爱互助的邻里关系状态。
就在这个月与良渚文化村拥有同一家物管的西溪蝶园、魅力之城、钱江湾花园三个小区的5500户业主又斟酌推敲出了一份19条《邻里公约》,再次引起网友的关注。今天,杭网议事厅把节目现场搬到了“公约”的起源地良渚文化村。
履约全凭自发自觉
记者走进良渚文化村,第一感觉便是安静,偌大的小区,听不到车辆的鸣笛声。小区地面也十分整洁,几乎不见任何杂物。万科物业总经理杨光辉说,《村民公约》的内容中,对公共场所环境的维护是重头戏。
开车进入小区不按喇叭、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杨光辉说,这些内容与其它小区的物业管理条例看似大同小异,其实却有着本质差别,物业管理条例是由物业公司针对业主单方面制定的,而良渚文化村《村民公约》由居民自发形成,物业在其中起到协调推动作用。在内容上,《村民公约》全文中没有“禁止”两字,如果有人违反,也没有任何惩罚措施,履行公约,全凭自觉和公德心。
善意的提醒“你是村民吗?”
《村民公约》出台后,村里的不文明现象是否就此消失?良渚文化村参加今天访谈的居民代表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有人说,《村民公约》带来的进步,首先是居民有了文明意识的萌芽。小区里有个包子店生意很好,经常要排队,一般来说居民都自觉遵守秩序,有时出现插队的个别人,大家就会以一种善意的提醒“你是村民吗?”来避免这种现象,又化解了尴尬的场面。
另外《公约》中提到“在小镇公共场所放低谈话音量”,以前在文化村里吃饭,朋友之间聊得开心后大声喧哗影响周围人的情况仍时有发生,而现在大多数时候,只要别人一个眼神提醒,谈话的人就会意识到并放低音量。
什么力量让没有强制性的公约有那么多人遵守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晓东分析,这个社区相对来说处于城市远郊,拥有充分的公共空间,使得居民之间更为熟悉,共同的体验也更为充分,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建立发达的关系网络和充分的普遍信任,也就是说更容易积累“社会资本”,因此他们更能够充分动员、广泛参与、互动沟通、达成共识。
如何让所有的居民参与进来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西溪蝶园的业主简渊智先生作为这次访谈的业主代表,有过海外居住的经历。他表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社区,应该不是自上而下的简单统治,而是强调公民与公民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在沟通基础上的良性互动。
在小区当中,人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并交换意见,不断达成共识,并在博弈过程中达到更高的共识,建立大家认同的小区行为准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公约”。
如何在更大层面推广
郑晓东教授表示,这种形式的社区治理其实还是有一些条件的,比如充分的公共空间,经常性的沟通平台,普遍具有较高素质的业主等等,当然还要有物业公司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几个具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业主发挥发起人、协调人的作用。有特定小区的特殊性,要很快全面推开还是有一些难度。不过作为培养公民权利和责任,倡导现代公益精神,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意识,还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他认为,政府方面除了努力培养公民的理性意识,还应该给社会和公民更多的空间,不要盲目依靠政府的权利,迷信市场的力量,要将更多的事情交给社会群体本身来办,这两个“公约”就是摆在我们生活当中最鲜活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