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每100个人中,就有17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主城区,这个比例更高。改变从细节入手,从一名一称开始,从城市的公共标识的修改开始。公共设施标识的用词, 用“长者”替代“老年人”正体现全社会对人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并鼓励“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为”。
1、肯定与尊重人的价值
在一些世俗观念里,老人是弱势群体,提到老年人,人们往往会想到“老弱病残”。 不过,习惯思维正在发生变化,社会敬老观念在更新。
长者,指年长或有德的人,代表人生的阅历和人群辈分。在香港,笔者发现,没有一类人群叫“老年人”,人们代替以“长者”尊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长者”称呼老年人,随处可见的公共场所的标识以“长者”代替“老年人”。全社会对长者提供各种有尊严的福利,车票都设有长者优惠票,这是对为社会发展曾经付出过青春与勤劳的人群的尊重。香港将“老年痴呆症”更名为“脑退化症”。以“长者”代替“老年人”,这样的“流行语”波及广东、上海等地。“长者”一词这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的伦理精神,同时避免了“老弱病残”等联想。
2、鼓励长者垂范,激发社会正能量
网上曾热烈讨论过: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还有种说法:现在,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这折射出很多人对老年人某些行为的嘲讽,这样的问题拿来全民讨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悲哀。作为长者,在获得和接受晚辈和社会关爱的同时,可以承担起长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比如在一些公共场合率先垂范,又比如关爱、提携后生。
中国有古语“长者垂范”,老年人完全可以先“正身”,也就是从自己做起,无论是在私领域还是公领域,为后代、为社会带来更多美好的启迪。很多老人在离退休时,作为掌握了较多社会资源、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地位的长者,为后辈留下德高身正的长者风范。
年轻人不应把老人当成包袱,在过去传统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基础上,鼓励‘老有所为’和‘老有所用’。”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继续从事一些与兴趣爱好、社会人脉相关的工作,还有一些老年人热衷担任社区志愿者、社工等,可以说是退而不休,发挥余热,老年人的这些付出,是积极正面的、极其难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