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频道首页 网上服务 热点热议 问计于民 新闻发布 民生恳谈 记者出击 政策库 我们圆桌会 使用帮助 频道简介
  所在位置: 杭网议事厅>我们圆桌会
 
6月1日:不要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hwyst.hangzhou.com.cn  2012年06月04日 11:24:15 星期一

61日:不要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

主持人张平:好,这里是《我们圆桌会》,各位好,我是张平。又到六一儿童节了,这段时间,孩子成长的问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点,那么就在前几天,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一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么一个征求意见稿,就是针对全社会,对它的一个完善,那么这是个什么样的意见稿呢?就是有些网友把它称为是“幼儿园的国标”,那么我们通过一个片子,来了解一下。

VTR

解说:近期教育部研究制定《3-6岁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记者注意到,与家长和教师在现实中的教育方式相比,《指南》对孩子在量上的硬性要求要少得多。比如在识字能力方面,3-4岁的孩子只需尝试正确握笔,4-5岁的孩子在成人提醒下写写画画时姿势正确,5-6岁的孩子则会正确地写自己的名字即可,并没有对孩子是否具备认字、写字的能力做出要求。在数学知识方面,5-6岁的孩子只要能通过实物操作或者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与此同时,《指南》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指导格外详细。如需要培养孩子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4-5岁的孩子知道,饭前便后能主动洗手、方法正确,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扣钮扣;5-6岁时能根据冷热增减衣服,会自己系鞋带。征求意见一出,立刻引起热议。有媒体就以6岁会10以内加减,不过是画饼充饥为题发表评论,指出这份《指南》仅仅是为了应付有识之士的呼吁,却很难根除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而在微博上,网友们也纷纷对这份《指南》提出质疑。有网友发问,竞争这么大,6岁只会10以内加减,也不怕孩子弱智啊,不改变高考制度,这都没用,谁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呢?不过,又有人对教育部的规定举手支持。比如有网友说,谢谢教育部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孩子自然成长是最好的。

主持人张平:最近这段时间来,备受争议的这么一个《指南》,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一个重点。那么在节目开始之前呢,我们还是先来认识一下嘉宾。

嘉宾介绍:杭州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蒋锋;欣欣幼儿园园长徐亚娟;浙江工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浙江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徐云;杭州市普通教育研究室幼教教研员汪劲秋;家长薛冰、钱元仙。

主持人张平:欢迎各位。刚才那个《指南》大家都看了,我估计可能这段时间你们都在关注这个《指南》。就是我想来问一下,就是关于这个《指南》它所提出的这些内容,你们各位是怎么看。反正对这个指南,你们各位是怎么看的,蒋处长?

蒋锋(市教育局):学前教育这个阶段,应该让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个一直以来,不光光是我们教育部门,我们社会上我们家长,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的家长对孩子这个期望可能过高,特别对低年段的孩子这个期望过高。包括比如说是不是要接受,0-3岁的时候是不是要接受教育;那么到幼儿园的时候是不是要接受一些语文、数学等等这方面的教育。这个方面我们家长这个层面上来讲,可能理解不是很清楚。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从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上来,这个角度来讲,确实我们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这个标准的把握,可能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觉得教育部这次发布这样一个指南,可能对于我们从学前教育这个工作者来讲,作为我们幼儿园的老师来讲,能够准确地把握我们在幼儿园的不同的年龄阶段,到底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教育,它的目标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方式是什么,可能可以更加具体。那么对于我们家长来讲,可能也是一个指导。

主持人张平:好,那我想问一下家长钱元仙,刚才大致这么一个介绍,你觉得怎么样?

钱元仙(家长):我觉得我们作为,我小孩现在是3周岁8个月,他在上小班,我觉得可能作为杭州的我们这个阶段的家长,可能大家大致上都会有这样的一种概念。就是这个阶段尽可能让他避免小学化的一些内容接触。我觉得这个概念,好像我所了解的家长里面都是普遍接受的。但是有一个就是,我们对于这个阶段小孩究竟学习什么,这个东西其实是模糊的,学点模糊的。如果有小孩表现得特别出挑什么的时候,其他家长可能就会有一点压力,就会有一点HOLD不住了。我是这么想的,我觉得这个能出台,这么一个东西,我觉得对家长,确实刚才像蒋处说的,是有指导意义。

徐云(浙工大):我是见证着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全过程我都知道这个背景。这个实际初期开始全世界都在考虑幼儿教育往哪里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出台了一个《幼儿工作幼儿园教育纲要》,这可能是汪老师非常清楚的。这个纲要出来了以后,它分成了刚才所讲到的五大领域。那么这五大领域,对于幼儿园老师,怎么样教的内容上面,是做了非常详细的纲要性的描述。

主持人张平:我们之前已经有细的这种纲要。

徐云(浙工大):对,2000年,很厚的一本。

汪劲秋(幼教教研员):这个纲要它那个当中,更多的可能是从教的角度来规范和说明,而现在的征询意见稿,这个指南,它可能是站在一个学的角度来说的。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补充、来阐释。那么3-6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他到底应该学什么,他到底学到什么样的程度。

徐云(浙工大):而且这个指南,我们当时我跟教育部开会的时候,我们是非常慎重的。这个指南出来是花了7年时间,周期非常长,做的工作是非常详实。里面的3-4岁做什么,4-5岁做什么,5-6岁做什么,这里面都是在我们国家,从北到南,所有每个机构都是调查大量数据出来,所以不是他们脑袋瓜子那里瞎写什么、瞎的、瞎讲的。所以这个来讲的话,后面又附了一些教育建议。先注意这是教育建议,并不是说完全是按照这个死套的。所以这里面出来了以后,看这五大领域,然后它有三个基本原则一定要强调。第一个必须要争取幼儿园,它的发展的科学规律是什么;第二个就是说我们重视的是什么,重视的是一个小孩子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并不是单向的。但是我们的国体也好,我们的文化背景也好,可能太注重于认知了,所谓的这一句,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一句话,害得我们一代人一代人,在那里毁灭。第三个原则就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不是用一把尺子来定这个标准。

徐亚娟(欣欣幼儿园):就是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讲,现在出台的这个指南,目前也只是内部的一个探讨的一份材料。我们老师也做了一次简单的交流,那么我觉得今天很有必要,我等会会把我们徐老师的建议带回去。就是说它后面的这个教育建议这一块我们怎么样来操作,其实后期我觉得我们幼儿园老师,还是有很多可以探讨的空间。

主持人张平:这个指南当中,可能对3-6岁的孩子当中,有很多具体有一些标准,很细,大致是这么一个标准。那么我们记者前段时间,也去做了一个随机采访,就是来了解一下,就是目前咱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里面,他们现在状况是什么样的,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从知识方面,我们来看看VCR。

VTR

解说:最近教育部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征求意见稿。记者注意到,在数学认识一项,5-6岁的孩子只要能通过实际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即可。可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

幼儿园大班学生150以内的,50以内加减法全会。

幼儿园大班学生2200以内的。

记者:200以内的你会,你呢?

幼儿园大班学生3900以内的。

解说: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基本上都能心算三位数以下的加减法。

幼儿园大班学生2303+304,607。

记者:253加254,等于500多少啊?

幼儿园大班学生3我想想看啊,07,507。

幼儿园大班学生210以内的加减法是老师教的。

记者:10以上的是谁教的呀?

幼儿园大班学生2好像是我爸妈。

解说:指南中还对孩子的自理能力设定了目标,要求5-6岁的孩子,会自己系鞋带。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很少有5-6岁的孩子穿带鞋带的鞋子。幼儿园只能让孩子们自制模板来练习。

幼儿园大班学生4因为妈妈不给我买,妈妈说太麻烦了,怕我鞋子跳来跳去的时候,玩的时候踩到。

沈杭凯(胜利幼儿园):自理能力,我们可以说真的是远远不如原来的孩子。

主持人张平:这是我们的一个随机调查。在这个片里面可能非常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孩子们在知识掌握这一方面,可能远远超过了他那个自理能力这一方面。刚才我看那个钱元仙频频点头是吗,你有同感?

钱元仙(家长):我们家的孩子也是这个问题,我觉得他的那个数字敏感期是比较早的,他现在3周岁8个月,大概半年前,他的那个识字量,就能达到一千多个了。

主持人张平:是你有意识地去教他的吗?

钱元仙(家长):没有,有意识就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讲睡前故事。

主持人张平:这样子他自己就掌握了。

钱元仙(家长):对,他很意外的,他还能基本上现在能读书,厚的书他能自己读。

主持人张平:那么另外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钱元仙(家长):这一方面呢,这个是我很头疼的地方,为什么,确实是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是偏弱的。我就想是不是小孩子他有一定的,这种他的优势跟弱势,都会有点互补的感觉。

徐亚娟(欣欣幼儿园):我觉得每个孩子他都是多元智能的。那么有的孩子确实会存在这种情况,他某一方面特别优势,然后某一方面特别劣势。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就说,我们家长给提供的机会,这也是很大的一个。就是后面的一个基础,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给他提供的机会多一些,甚至给他鼓励多一些,他可能这方面会更加有优势。而在自理能力方面可能更多地给包办掉了,他很多可能自己去体验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之前在的这个盛名幼儿园,也会存在很明显的这种情况。就说完全是跟家长的这样教育的一个引导的方向有关。目前我的这所幼儿园,它是民工子弟幼儿园,所以这些孩子,我们也就是跟城区的幼儿园的孩子做比较,很明显我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他的自理能力,他的体育动作协调能力,这方面是优于别人。

薛冰(家长):这个我也有感受,就说主要还是看家长放不放手。就像我女儿她很小的时候,3岁的时候,我们突然就让她自己梳头,那么第一个月的时候,大家看上去都惨不忍睹,但是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扎得像个样子了。在所有的小朋友当中,可能是在一两年之内,其他人都做不到。包括动手也是一样,我们就放手让她用剪刀、用针线,有的时候会把手扎破,但是你要允许她这样做,结果她后来幼儿园期间,她的所有的芭比娃娃的衣服,这些是她自己做的,她自己能够缝、能够去设计。所以完全是看家长你给不给她这个机会。就像刚才讲这个鞋带一样的,就说你没有那个系鞋带的机会,那孩子自然这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发展。

主持人张平:好,就在我们这些指南当中,可能对这一些它都有具体的一个指导性的一个标准。所以我们现在就想通过我们这个圆桌,我们的专家都在这儿,我们好好探讨一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什么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

徐云(浙工大):在五大领域中,我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什么叫社会,社会就是怎么样,在社会上面生存适应的一个能力,就这里面强调了。然后这里面有健康,健康里面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你的心,为什么强调心理健康,我们的孩子要经得起挫折,要有自信心,在这里面都做了非常详细的描述。在那里,但是你说光是一个认知,光是会背书,光会读数学,这个难度体现这个认知,这个认知就能够体现自信心吗,没办法来检测。所以我们现在依这个情况,就非常强调游戏的这个形式,那么大家可以感觉,游戏就是一个团队的。

汪劲秋(幼教教研员):儿童阶段的学习,他跟中小学有着区别,是不一样的。他更多的是为一个人的一生的发展来奠定基础的。那么哪些东西可能是能支撑一个人,能够一生得到很好的发展的东西,那显然并不是完全的。只有那些知识的,只有那些技能的东西,能支撑的,可能更多的有一些,就是关于行为、态度、习惯、价值观甚至等等,这些方面的东西。

徐云(浙工大):我们不要说输在起跑线上,但是有没有讲过,我们不要伤在起跑线上这个词。伤在起跑线上,伤,不要受伤。在起跑线上面所受伤,为什么起跑线这个字很糟糕呢,我们讲人生是一辈子,是个长跑,起跑怎么样用的,短跑的时候,他是为短跑、为竞争而生存的,那么真正的一辈子。

薛冰(家长):关键你的这些研究的结论,家长不知道。

主持人张平:我们从来没有知道,获得过这些信息,所以说我就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程式。那我们今天圆桌会,我们做这期节目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我们想把这些程式能够传输出去,让我们家长首先第一步受效益,好不好。那么我们先进段广告,广告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我们随机对家长的一个采访,看看他们目前,他们的一个心理,对学前教育是怎么一个认识,我们进段广告。

主持人张平:好,广告回来,接着我们刚才这个话题我们来了解一下,就是家长们目前,对这个学前教育,这批孩子的认知,他们是什么样一个心态,我们看一下。

VTR

解说:学前教育小学化,家长怎么看?在记者的随机采访中,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就应该踏踏实实地玩,识字、算数一类的,留到小学里去学也不迟。

家长1学前教育吧,主要以玩为主,能够让他开心点成长,这个是最重要的,健康一点。

家长2顺其自然,反正到了学校里,一年级以后老师会教。

解说:但是更多的家长虽然也觉得应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是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家长3毕竟要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我认为是还是学点好的,因为小学的话,毕竟是要什么认知这种,我是认为是好的.

家长4适当的时候,给他加入进去一点,不是好像说全部给他抹杀掉,一个也不弄,就是也不是好像说,灌输得很多很多。

家长5就是因为它是公办幼儿园,学校也说过好像就是一些,兴趣班之类的都不准办的吧,所以说我们在外面报其他的班,就是因为小学有这个要求,他入学得识字多少啦什么,都要模拟考试的,他如果没有这个形式的话,我们也不会去这个。

沈杭凯(胜利幼儿园):有些家长可能不能理解,就说觉得那么浅 怎么那么少,我们孩子不够吃,也就学习上面不饱,然后自己再加点东西进去。

解说:说到底家长们还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6那你在平时的考试测验中,老是考最后一名,那肯定不行的,孩子的信心会受到打击,他会挫折的教育多了之后,人就不自信了。

 

主持人张平:好,这些我们一个随机的采访,这个反映都是非常的多,各式各样的想法都有。所以我们老是说到那句话,起跑线、起跑线,这个起跑线在我们国内就是叫了非常多年了,共识就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刚才我们徐老师说了,因为这样的心态,很多小孩子会伤在起跑线上。所以说你们赶紧给我们这些家长们传输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蒋锋(教育局):我一直在讲,我们家长经常有个误区,就是觉得你现在的高考制度不改革,我现在有这个升学的压力在,我可能小孩子的学业负担没办法降下来。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情。我一直讲如果说是,即使我们就是为了提高升学率,对提高成绩的,最重要的数字是什么,不是你认几个字,会做几个数字,而是在于你这个学生的品质。比如说你的注意力,你这个小孩子注意力,人家集中注意做一件事情,可以维持40分钟或者30分钟,你这个小孩子,可能只能维持5分钟 6分钟,那你这个孩子的成绩,肯定是比不过前面这个孩子的成绩。比如说你这个对一种学习的这种问题的探究的兴趣,这些素质是靠什么来培养的呢?不是靠我教你几个字,我教你会算100以内的加减法,1000以内的加减,不是靠这样得出来的。而是在你日常的小孩子的游戏当中,在你日常的生活当中,通过老师的一些引导,通过我们家长的一些引导,来慢慢来得到的。比如说我刚才讲的,你说系鞋带。我觉得不光光是,一个生活技能的问题。他这个系鞋带实际上也是锻炼了他这个手指的灵巧,他这个注意力的集中,所以我觉得家长要全面地来看这个事情。

徐亚娟(欣欣幼儿园):我想讲一个关于幼小衔接这一个事情。就是说到幼儿园的孩子到大班的时候,我们很多家长他就会很焦虑。我的孩子幼儿园里你有没有给他学字,有没有给他学数学,如果他学会了,他到小学是不是会轻松一点,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观念。那么我们今年在做幼小衔接的时候,我们也把小学里的一些资深的老师请过来。那么从这样的一个交流和反馈的信息上我们得出,事实上孩子你在幼儿园阶段,你学会了这些字,学会了这些数学,你到小学你可能一开始,感觉上好像很轻松,马上就拔尖了,但是这一个优势可能保持不了多久。那么小学老师他更希望你幼儿园的孩子,你在幼儿园阶段,学会的是什么,就像刚刚蒋处长讲到的,一个是学习的注意力的集中,然后非常有调理地来做事情。比如说我自己书包的一个整理,我很有序地拿出来、摆进去,包括我做事情,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我家庭作业,能够一样一样很有序,这种有序性、包括刚刚讲到了注意力的集中性,还有很多的一些学习习惯,学习的这种态度、能力方面的东西,可能是他们更看重的。所以我们今年的幼小衔接这个工作,家长听了这些报告以后,他们觉得,哦,看样子不能要求幼儿园一定去识字或者教数学,

薛冰(家长):我们要说家长的焦虑,其实也是有道理的,也是被迫的。有一个朋友呢,他就是小孩子,就是他的观念就是说,我们在幼儿园阶段,就是让他玩,没有给他学数学,没有给他学语文。但是进入小学阶段之后发现,一个班的孩子只有他这个孩子没有学,然后小学的进度,是按照大家平均的进度来的,结果就导致他跟不上。就说这个家长就面临要不要退学。那么当时大家讨论下来是说,如果这样子就退学,再读一年幼儿园,那可能人生第一次重大的挫折,对这个孩子的发展没有好处,所以宁可咬咬牙,就说他妈妈甚至接近于全职的就是等于说辞掉工作,回到家里来,花了半年的时间,帮助这个孩子,鼓励他,一点一点地跟上。当然老师也很不错,整个的对他也比较照顾。所以从这样的一个例子来看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标准,而不是自发的,不断的大家相互的攀比,那么很可能就是说,在小学阶段,就不会再遇到这样子尴尬的一些情况,家长才能够放心地,就是说让他快乐地在幼儿园就玩就好了。

主持人张平:当这个指南出来的时候,说3-6岁的小孩可以学这些、学那些,但是你说哪个家长他会自动地按照我们这个指南来吗?

蒋锋(教育局):这个就是我们专门原来我们所也做过调研。实际上像在幼儿园里面,接受这种文字、这种数学这种多的孩子,在一二年级的时候,确实他是有优势的。但是到三年级基本上没有优势,没有优势了,基本上没有优势。因为他这个小孩子的这个思维的发展的能力他一定是有一个阶段的。所以你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前地学跟后面的学,到他他这个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他自然会跟上的。所以这个家长应该要减轻这方面的焦虑。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刚才学生讲的这个事情当中,确实存在着一个就是,家校沟通的问题。就是老师跟家长要多沟通,因为老师他确实可能顾及到大部分的一些孩子的这些进程,那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能就需要老师更多的关注。

主持人张平:刚才您说了一个很重要,说小孩他整个的成长是有他内在的规律的。他的年龄段都有他内在的规律。今天专家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很想让你们给我们讲授一下,3-6岁的小孩,在他这样的一个阶段里面什么是他们的规律。

汪劲秋(幼教教研员):人生它不是一场激烈的短跑,它是有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你去看马拉松比赛,没有人在起跑线上在抢跑的。大家都是很有准备的,很有信心的在那里规划着,我在漫长的这一段马拉松的长跑当中,我就有怎样的节奏,我该怎样地去准备,我该在哪个阶段,该怎么样来发力,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调整。那么确实的,如果你到了那个起跑的时候,不考虑我们这个幼小的孩子这样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特点,你就硬生生地要去抢跑,那么造成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我想短时间来看,我的观点是这样,只要咱们的孩子是身心健康的,那么你施加于怎样的教育影响,他就会给你怎样的反馈的。他确实会在短时间之内似乎也学会了很多很多的字,然后会认读了,然后也会加减运算了等等的。我就讲一个例子。我曾经是带过12年班的,然后我那个班里面有一个孩子,我发现到了中班了,他对于数的实际的意义他是不理解的。但是他的父母就是不认同我的这样一种发现,他认为他的孩子,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很知道,然后都会加、都会减,怎么会不知道数的实际意义呢?然后有一次当他家长来的时候,我拿起一个数字的卡片,然后翻给这个家长看,当你有序地翻的时候,孩子他是会念出来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而当我随机地翻到某一张的时候,这个中班的孩子他就卡壳了,那么为什么会连续翻他就认读得出来,而猛地中间取出一张来,他就会读不出来这是3或者是5呢?那其实告诉你,孩子就是这样,你就像那个魔术师,在训练那种小动物一样的,它是一种条件反射,它是一种顺序的记忆,而不是真正的理解。所以你看我们现在的这个3-6岁的儿童发展的指南当中,我就拿其中的有一点来说明,比如说咱们的儿童的发展,刚才我们蒋处也说到的,它是有阶段性的。那么在什么样的阶段,他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他的心理特点是怎样的,这就支持和奠定了他的学习的方式是怎样的,以及他该学什么东西。

主持人张平:就像这个指南里面,它就是对这个这些强调就说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者是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实物操作。为什么要实物操作?

汪劲秋(幼教教研员):因为它是具体形象占主导的他这个思维,所以他必须要借助这些实物的东西,然后来进行这样一种意义的,意义的理解和反映,真正明白几以内的数字怎么回事,加减是怎么回事。我觉得家长不要去盯着看10以内,觉得10以内好像太少了,应该50,但当儿童真正理解数字的真实含义,比如说1代表一支笔,1代表一本书,这是真正的理解数字的意义以后,那么10也好、50也好,他以后的学习,会呈几何的速度往上发展,会非常地快。所以关键的是在小的时候,在他什么样的阶段,能遵循他的规律,给予他怎么样适应的教育,这很重要。

主持人张平:目前指南出来了,指南这些意思,从字面上大家都能够明白,但是他每个字里面,所说的那个含义,那个深意,可能未必很多人都真正地明白。比如说我为什么说我一定要在50个数字以内就可以了,为什么说认识多少个文字之内我就行了,就为什么,我觉得这些可能是急需我们要解释清楚的,要传输清楚的。那么由于时间关系,咱们今天话题先谈到这儿。但是关于这方面知识,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通过我们这个圆桌会传输出去。我们明天我们再接着聊,好,明天再见。

再说几句

徐云(浙工大):这个指南是对我们整个学前教育,特别是那个3-6岁的儿童,怎么样来学习他应当学哪些内容,做了很详细的阐述在那里。那么我们应当遵循这个小孩子成长的规律,很切实地符合小孩子,在幸福当中学习,在快乐当中学习这么一个理念。

钱元仙(家长):我想我们这个阶段的家长,其实这种概念都是有的,但是具体的究竟应该落实到,哪一个程度,其实确实概念很模糊的。我觉得出台的话,对大部分家长都应该有指导意义。

蒋锋(教育局):我们3-6岁的孩子,他可能家长更加关注的是他的一些身心的一些健康的发展,包括一些学习品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这方面的培养。这些素质的培养,可能比多认识几个字,多会做几道算术题更加重要,对孩子一生的帮助更加大。

来源:杭州网 作者: 编辑:沈达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杭网议事厅动态
·议事厅入选全国“社会管理创新”优秀案例
·杭州网杭网议事厅登上市两会宣传屏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2011年度优秀窗口微博
·市领导慰问杭州网采编人员
·市民代表承诺要为杭州民主民生贡献力量
·杭网议事厅荣获杭报集团“最佳新媒”奖
·杭网议事厅被评为杭州市“名专栏”
·杭网议事厅试点“社区服务岗”进社区听民声
·杭网议事厅作为经典案例被引入浙大课堂
·中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长马馼视察杭网议事厅
联系 杭网议事厅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218号杭州日报南大楼518杭网议事厅编辑部
邮编:310041
邮箱:hwyst@sina.com
热线:85052222
联系 我们圆桌会
地址:之江路888号杭州广电中心1610室
邮编:310008
热线:89912345
网站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建站服务  |  帮助信息  |  联系方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060221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05
杭州网(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法律顾问: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 马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