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网记者也了解到,杭州市政府在去年7月份正式颁布了对地沟油的监管意见:由杭州市城管办牵头,卫生、质监、工商、环保、公安等多部门配合,食品药品监管局作为综合协调部门。但目前实际情况是食品药品监管局并没有掌握非法地沟油的流通情况。
杭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察协调处卢抗生:市政府是有明确规定的,城管办主管,其他部门配合。
中国人一年吃掉300万吨地沟油,这个话题被热炒之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带头,要求各省市的相关职能部门切实查处问题地沟油,但杭州市的机构调整并未完成,关于食品安全的职能相互交错,分段细化分工却不明确。从良渚杜甫村地沟油地下作坊的查处情况可以看出,单个部门处理地沟油的态度并不积极,制作工具和生产原料也没有当场查扣,违法人员就在执法部门的眼皮底下连人带物一起逃脱。
抓到手的线索就这么眼睁睁断了,地沟油的职能管理力度有限。但是,除此之外,记者还看到了另外一个尴尬。
3月底拱墅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不同规格的五家餐饮店进行了食用油抽检化验。
拱墅区卫生监督所科长倪华栋告诉记者:“我们采这个油,一般是按照国家标准做两个指标 一个酸价,一个过氧化值,这是常规的指标。”
抽检的这五家餐饮店包括川味观在内的火锅店等大中小饭店的食用油。记者看到,其中有三家用的就是来历不明的散装油。之后,这些油样送到杭州市疾控中心,四天后检测结果出来了。
拱墅区卫生监督所科长倪华栋:“这次抽查的五个产品, 酸价、 过氧化值全部符合国家标准 。”
那么这些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油是不是百分之百就可以撇清地沟油的嫌疑呢?
倪科长告诉记者,“眼下从检测的口子上辨别地沟油,国家还没有标准,也可以说是检测不出来的。我们只是采过来摸下底看看有没有这种情况。”
专业人士告诉杭网记者说,现在地沟油的制假工艺在不断提升,而如何检测国家也没有标准,所以地下作坊的操作空间是很大的。
检测没有标准,管理制度又不完善,这两大难题如果不解决,地沟油永远都是面目不清,而餐桌上也就永远都可能潜伏着危险。
如果您对地沟油有话要说的话,可以和我们联系,并继续关注我们的报道。也欢迎有线索的网友拨打爆料热线85052222或通过爆料QQ200900571与我们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