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在车上迟迟不肯下来。
陈某说:“货在我手上,就是我的。”
某酒业杭州总代理的员工试图说服陈某退还发错的货。
一笔价值12万元的货物突然降临到你头上,你会急着寻找失主还是绞尽脑汁占为己有?绍兴柯桥一位姓陈的商人就选择了后者。即便失主找上门来,还有理有据地称这是自己的货。
昨天上午,某酒业杭州代理的一位工作人员打进杭州网新闻爆料热线85052222称:一笔价值约12万元的酒,因写错了收货人的地址,被错发给了一位姓陈的客户。与陈交涉后,他不但不肯放货,还想把货转移,占为己有。
杭州网记者核实:今天上午,该酒业杭州总代理叶女士向杭州网记者介绍了事情的经过。
5月7日,该公司接到绍兴兴泰某代理商一笔价值约12万的订酒单,款到发货。公司员工小李于5月7日开单,5月8日发货。但是在开单的环节上,小李因一时疏忽,把发货人的地址写错了,造成“乌龙”。随后,这笔货就被错发到一个姓陈的客户那里,而公司与这位客户已经好几年没有合作过了。
员工小李:不堪负重 不辞而别
事发后公司一直试着和陈某联系,但陈却以各种理由不肯见面。
“小李多次苦口婆心地去做陈的思想工作,说自己是一个打工的,无法赔偿这笔因工作疏忽造成的损失,希望能把这批货物退回来。但陈某始终不肯见面。”叶女士说。
据叶女士介绍,小李是陕西人,来杭州打工不到半年时间。“对于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赔这么大一笔钱肯定赔不起。事情发生后,她的压力很大。我也相信她肯定不是故意弄错的。”
“昨天晚上我们想联系小李,让她协助把这个事情处理好,但她的手机一直关机。后来他的未婚夫给我打来电话,说把办公室的钥匙交还给我。今天,小李也没来上班,她就这样不辞而别了。”小李现在在哪里,叶女士也不知道。
客户陈某:地址姓名电话都是我的 货就是我的
今天中午,杭州网记者和该酒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一同驱车赶到绍兴柯桥——陈某所在的兴越小区。
说明来意后,陈某的妻子告诉我们:“电话号码和姓名都是我们的,货就是我们的。”当记者询问有没有付款单时,她表示自己不知情,并声称老公不在家。
在小区楼下,杭州网记者却见到正准备拉着一集装箱货外出的陈某。问这批货是不是他的,陈某的态度很强硬:“货就是我的,地址姓名电话全都是我的,我又不是抢来偷来的,肯定是我的啊。”记者再次提到付款单,他则用其他的话来搪塞。
在雨中谈了将近半个小时,陈某坐在驾驶室里迟迟不肯下车。此时雨越下越大,陈某将集装箱车停在一个拐角,向我们走过来说:“货在我手上,肯定是我的,货都开始卖了。其他没什么好说的。”
记者再三要求陈某出示订货单,他突然冒出一句话:“以前的帐算清,赔我多少损失?”并称这笔发错的货是酒业公司自愿赔偿的。
酒业公司老板:他就是想把这批货占为己有
是什么原因让陈先生不愿交出这批货呢?难道是因为之前的账目没有算清楚结下的私人恩怨?记者联系上在安徽出差的酒业公司储老板,他向我们透露了其中的一个细节。
储老板说,在2008年的时候公司跟陈某有过合作,当时签订了一年的合同,“我们公司是有销售要求的,一年代理合同后,我们发现他根本完不成规定的销售量,所以等合同到期后,我们就没有再续约,而是在柯桥找了另外一家代售商。”
“后来,陈某就提出叫我们赔偿合同没有续约后的损失,这怎么可能?我们都是按照正规途径签订协议的,合同上写得很清楚,代理合同一年到期,我们也没有提前终止合同,只是没有跟他再续而已。”
储老板说,合同到期后,他们还根据合同的返利要求将每箱5元的奖励支付给了陈某。“当时他卖了大概1000箱,我们给了他5000元。这些我们都有凭据。”
公司表示,因为员工把发货信息弄错造成了这样的误会确实需要承担部分责任。“但做生意还是需要一点诚信的原则,需要社会功德心。我们只是希望陈能把货拿出来就好,像装卸费之类的开支,我们愿意适当补偿。”
律师说法:陈某的行为将构成不当得利
记者随后联系了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马宏利律师。马律师告诉记者,这是一例比较简单的法律关系:“如果情况属实,陈某的行为将构成不当得利。”
“因为陈某没有签订合同,也没有法律依据来保障这批货。酒业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起诉他,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如果货物没有卖出,可以原物返还;要是已经卖出了,就得折价补偿。”
储老板称公司也打算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这件事。杭州网将继续关注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