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管、碎砖块、砂浆小推车九月初便在这“练摊”了。今晚清完,明早又来了!

记者排查,附近只有这两家在装修门面,与垃圾堆相比,这两处院落里倒是非常整洁。
杭州网讯 四眼井、白乐桥、青之坞……随着自由行的火爆,这些各具特色又不失温馨的民宿、青年旅舍聚集区,日渐成为了背包客和文艺青年们的大爱之地。
但就在这么有情调的环境里,频频偷倒建筑垃圾却给居民和游客添了堵。
“每天有上万名游客在这里居住游览,也是杭州一大特色区域。四眼井村内73号到39号的村道却被人乱倒建筑垃圾。”虎跑四眼井村村民邱女士致电12345说,这些垃圾在九月初就已经出现了。
“几十年的老树都被垃圾围住,不仅霸占了本来就不宽的人行道,还入侵到了机动车道上。”既影响通行也影响游客对美丽西湖的观感。
建筑垃圾张牙舞爪 车辆、游客寸步难行
“这里的道路本来就是倾斜的山道,已经很难开车了,现在这些建筑垃圾一堆,等于直接挡了道。”邱女士告诉记者,虽然道路不宽,但平时还是可以让两辆车通行的,而现在,一次只能过一辆车。
望了望只有一街之隔的满陇桂雨公园,邱女士又说:“眼下已经到了金桂飘香的季节,再赶上国庆小长假,每年这时候的游客和车流量都猛增。到时肯定堵得寸步难行!”邱女士要了摇头,“外地游客过来看到这么个垃圾堆,也不知道会作何感?”
而且,每每看到游客站在这堆破烂的建筑垃圾边,举着相机对着那些别致青年旅社拍照,她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反差太大了。”
“四眼井这带本来就处在西湖景区,加上游客集中。”邱小姐认为,“即使把这里当临时垃圾存放点也实在不大合适。”
本是桂花好时节 却无奈面对扫不尽的垃圾堆
今天上午,记者实地走访了邱小姐所说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刚刚在动物园公交站下了车,一股淡雅的桂花香便直奔而来,顿时让人精神一振。
走进对面,满觉陇路边的一条无名小道。不到5分钟的路程,桂花香气渐远,取而代之的是拐角处的一大堆垃圾,然后,记者知道——已经到了四眼井村39至73号的地带。
路边,钢管、碎砖块、垃圾袋、砂浆小推车……以一棵20多米高的老桑树为圆点,零零碎碎地向四周铺开。土灰色的碎石砖瓦,占满了整个人行道,还有一些部分已然张牙舞爪地伸向了边上的柏油马路。在这堆建筑垃圾边,记者既没有看到“临时垃圾堆放点”的告示,也没有看到有关这些建筑垃圾负责单位的信息。
唐庄青年旅社就在这堆垃圾斜对面。旅社前台朱小姐告诉记者,关于这堆建筑垃圾,他们已经向村委会反映好几回了。上个周末,村里还派人专门来清理过。但是第二天早上,新垃圾又来了!
“又脏又有异味,实在太恶劣!”朱小姐说,自家店里也有客人反应过的。本该闻者桂花香喝茶、赏月、侃大山的好时节,现在却只能无奈地面对扫叶扫不完的垃圾堆。
“神秘垃圾”从何而来?
但这垃圾到底从何而来?附近的村民却都没有把握。“没有监控,也没半夜亲眼看到,究竟是哪家倒的,我们也不好下定论。”村民们说。
不过,他们还是带着记者排查了附近的路面,发现正在装修的店铺,只有两家——其中一家正在垃圾堆的对面,门牌上写着四眼井71号,用石块垒起一个十几平方的小院子,里面倒是干干净净的;几十米外,还有另一家青年旅舍正在装潢,没有门牌。正值中午,施工现场都没有人,不过,目测这两家都还处在毛坯的装修阶段,完全装修好,还真不知道是何年月。
“附近只有这两家在搞装修,又距离偷倒的建筑垃圾堆这么近。”所以,附近的一些村民都不免有些怀疑。
村委会保证:垃圾每日一清“凑满一车再拉走”的事儿不再发生
今天一早,满觉陇村村委会就给记者打来电话。
“我们已经了解过情况,把垃圾也都清扫干净了!”满觉陇村四眼井组村委委员王耕荣:“我们还给装修的这两家下了书面通知,以后装修垃圾必须每天一清,他们也都认可的!”
其实,四眼井村做为青年旅舍的聚集地,几乎家家都会开个小旅社、小餐馆之类的,所以,村里其实早有规定,各家各户产生的装修、餐饮等垃圾必须每日一清。“我们在村里的几个主要的进出路口,也安装了五六个监控,一是为了保证安全,二也是为了能监督村里的垃圾清运。”王耕荣说,不过,“边边角角”的地方也暂时做不到全村监控覆盖。
关键在于,“白天,运送垃圾的工程车不允许进入景区,所以我们这里的垃圾只能晚上才能清运。”王耕荣说,不过晚上的巡查力度比较薄弱,所以有些装修户就干脆不清理垃圾了,等着啥时候能“凑满”一整车,再找垃圾清运车来清理。“都是为了省些钱么!有些人觉的没装满一车就拉走,不划算!”
不过,直管四眼井村的西湖街道也表态,会通知村里的巡查和卫生部门,今后要加强夜间巡查的力度,督促村民文明施工。 |